万古之性情——黄宗羲诗学中的内圣之境

来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诗情和世俗rn人作为具体社会的存在,即身处世俗的世情世态之中,不免面临“雅”和“俗”之间的抉择:“学者立身先辨雅俗,存心贵审欺慊.自真儒道丧,欺诈相高,慎独诚意之功,绝无过而问焉者,且不知辨雅俗为何事.认世情纷逐为不可少,厌淡穆萧寂为不足观,间有一二脱略尘网,而诋毁非笑者众矣.所谓抵挡流俗,必豪杰之士.”①的确,“世情之是非,象没深泥”②,如何能在现实生活中挺立主体性情,确非易事.这正如孙奇逢所言,“所谓抵挡流俗,必豪杰之士”.
其他文献
从孔子举“雅言”恶“郑声”到二十世纪初“俗文学”研究的兴起,“雅”与“俗”这一对长期存在并循环转化的文学批评范畴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尽管近人多以“雅
任昉为梁代聚书大家,与沈约、王僧孺齐名.《梁书·任昉传》:“昉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①《梁书·沈约传》:“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②《
罗宗强说:“任昉也是一位乐于奖掖后进的作者,到齐梁之际,他在文坛的地位已近于沈约.这两位文坛领袖之此种作风,对于形成一种切磋的风气当起着推动的作用.”①任昉与萧衍的关
《典论·论文》有“徐幹时有齐气”①之语.“齐气”是怎样的风格表现,是好是坏,曹丕没有明确说明.rn把齐气视为“文体舒缓”并作为文章病累,始自李善.李善注《文选》释“齐气
众所周知,“永嘉四灵”是南宋中后期一个颇为耀眼的诗派,而这个诗派之所以在南宋中后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了与他们自身的努力相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叶适这样理学大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一门基础性的教学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的学习与母语语言有着巨大的差异,学生
<正>关于"诗言志"与"诗缘情而绮靡"这两个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大问题,前修所著妙义纷披。然而如果潜回诗学发端的历史罅隙中,从零整未分的文化观念漫游到纯粹的文学观念,或许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