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潮集团计算机硬件营销本部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预期浪潮四核服务器今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占据服务器产品部出货量的70%以上。
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总监洪力称今年为“四核风暴年”。
自去年11月14日英特尔率先推出四核至强5300系列处理器以来,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四核服务器。然而,双核刚刚被用户接受,四核产品今年前景如何?
今年5月,英特尔全球服务器技术高层秘密到访浪潮公司,这是浪潮与英特尔签订《服务器长期深层技术合作备忘录》(MoU)之后的首轮PSR(Platform Strategic Review产品战略沟通机制)会议。虽然双方合作细节没有公开,但据浪潮集团计算机硬件营销本部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透露,四核服务器的技术合作与推广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此外,双方还探讨了2009年全新英特尔芯片架构产品的研发与协同战略部署,并对推动IA架构服务器高端领域发展达成共识:集合双方技术力量重点发展多路多核服务器,推动其全面进入关键应用,成为替代RISC架构小型机的可靠选择。目前来讲,针对英特尔即将发布4路四核处理器,浪潮4路四核服务器也在选型测试中。
为何业界如此关注浪潮的最新动向?其实,由于浪潮与英特尔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尤其是双方在去年签署MoU合作备忘录之后,浪潮的动作可以说是英特尔架构四核服务器推广的风向标:去年11月,与英特尔发布四核计算平台同步,浪潮于全球首家推出四核服务器产品;去年12月,拥有17个四核节点的浪潮天梭10000作为蛋白质模拟解析平台应用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第一个四核服务器的成功应用;今年4月20日,浪潮和英特尔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四核虚拟化应用效能测试报告,宣布四核服务器总体效能达到双核服务器的1.91倍。现在,浪潮在国内开展的四核产品大规模促销,也已经历时3个月。浪潮服务器技术总监胡雷钧表示,浪潮目前四核服务器出货总量已经达到全部出货量的20%。四核服务器的市场推广思路也逐渐清晰……
驚蛰计划浮出水面
在英特尔方面,7月即将发布针对4路服务器的四核产品——Tigerton意味着英特尔全线服务器产品进入四核时代。代号为Penryn的四核45nm处理器也将于下半年推出,据悉它可以使得处理器内的晶体管增加一倍,速度提升20%,同时单位功耗会降低30%。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总监洪力就称今年为“四核风暴年”,王虹莉也预期浪潮四核服务器2007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占据服务器产品部出货量的70%以上。看来,伴随着产品与技术的快速成熟与更新换代,四核如何在用户中推广无疑成为服务器企业的重中之重。
果然,伴随着双方PSR战略合作的加深,6月19日,英特尔首次从幕后直接走到前台,与浪潮共同公布了针对四核服务器市场的年度协同计划——始于去年英特尔四核处理器上市之初的内部行动代号为惊蛰的计划随即浮出水面。
双方都表示,四核技术已相对成熟,目前的关键是,四核带来的丰富计算资源如何充分释放?用户如何真正实现四核的高效能应用?这也是惊蛰计划的核心。英特尔与浪潮认为,四核将帮助客户简化IT结构,实现系统整合,重点在于释放四核平台效能,达到功耗密度比和性能密度比相对于双核平台的最大优化。据悉,针对客户四核应用的障碍,惊蛰计划从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和技术角度出发,通过优化与提高性能功耗比和性能密度比,充分释放四核效能,最终以TCO更低、应用更简单的客户利益“硬杠杆”,实现四核应用普及大势。
TCO降低30%
在消除应用技术门槛方面,浪潮和英特尔联合后,广泛开展基于四核虚拟化的应用开发和测试工作,通过应用整合,释放四核高效能。例如,浪潮与英特尔组建虚拟化应用联盟,与XenSource、VMware等厂商建立广泛合作;联合上游厂商,从硬件平台到方案,为客户应用整合提供可靠、易用的虚拟化平台。王虹莉透露,根据客户应用特点,未来会考虑虚拟软件基于浪潮服务器平台的预装,以及与浪潮睿捷管理套件的对接等,为客户直接部署虚拟化应用。
对于TCO,一方面,四核采购成本持续降低,不断逼近双核;另一方面,双方基于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的创新和优化做了设计,从电源功耗、散热体系设计到智能管理,全方位降低用户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例如,目前散热是多核服务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浪潮四核服务器采用了反涡旋风道结构,通过风道架构与智能调节,使散热大户CPU得到重点照顾。国际品牌要求机房环境温度30℃,浪潮只要求环境温度达到35℃,节省大量空调使用成本。
在低功耗电源设计上,浪潮利用获得国家专利的专业测试工具,对系统电源与主板配电进行优化,独有联动式供电架构使2U服务器电源由业界通行的800瓦降为500瓦,可节省大量电费。王虹莉表示,浪潮与英特尔通过系统体系结构的创新与优化,相比双核,实现系统能源费用降低45%~50%。同时,四核的计算密度相比双核大大提升,这对于“空间等于成本”的IDC机房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如此算来,采用四核平台至少可以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30%。
对于四核服务器的应用前景,洪力认为,对于一直不断购买服务器的厂商来讲,能够花费同样费用、同样功耗却获得更好性能,这将是最好的选择。胡雷钧则认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用户首当其冲,此外,四核产品可以帮助浪潮拓展以前“够不着”的领域,比如数据库应用领域。此外,小型机用户选择新产品时也可能会重新考虑。为此,双方还将采取联合市场推动计划。
年初浪潮就与英特尔一起发动了中国首次四核服务器促销,推动四核服务器价格基本与双核持平,未来还将进行一系列促销。同时,针对四核销售需要应用驱动的特点,浪潮打通渠道体系内部动力通道,并将市场资源向四核产品倾斜,全面提升四核销售。
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总监洪力称今年为“四核风暴年”。
自去年11月14日英特尔率先推出四核至强5300系列处理器以来,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四核服务器。然而,双核刚刚被用户接受,四核产品今年前景如何?
今年5月,英特尔全球服务器技术高层秘密到访浪潮公司,这是浪潮与英特尔签订《服务器长期深层技术合作备忘录》(MoU)之后的首轮PSR(Platform Strategic Review产品战略沟通机制)会议。虽然双方合作细节没有公开,但据浪潮集团计算机硬件营销本部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王虹莉透露,四核服务器的技术合作与推广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此外,双方还探讨了2009年全新英特尔芯片架构产品的研发与协同战略部署,并对推动IA架构服务器高端领域发展达成共识:集合双方技术力量重点发展多路多核服务器,推动其全面进入关键应用,成为替代RISC架构小型机的可靠选择。目前来讲,针对英特尔即将发布4路四核处理器,浪潮4路四核服务器也在选型测试中。
为何业界如此关注浪潮的最新动向?其实,由于浪潮与英特尔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尤其是双方在去年签署MoU合作备忘录之后,浪潮的动作可以说是英特尔架构四核服务器推广的风向标:去年11月,与英特尔发布四核计算平台同步,浪潮于全球首家推出四核服务器产品;去年12月,拥有17个四核节点的浪潮天梭10000作为蛋白质模拟解析平台应用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第一个四核服务器的成功应用;今年4月20日,浪潮和英特尔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四核虚拟化应用效能测试报告,宣布四核服务器总体效能达到双核服务器的1.91倍。现在,浪潮在国内开展的四核产品大规模促销,也已经历时3个月。浪潮服务器技术总监胡雷钧表示,浪潮目前四核服务器出货总量已经达到全部出货量的20%。四核服务器的市场推广思路也逐渐清晰……
驚蛰计划浮出水面
在英特尔方面,7月即将发布针对4路服务器的四核产品——Tigerton意味着英特尔全线服务器产品进入四核时代。代号为Penryn的四核45nm处理器也将于下半年推出,据悉它可以使得处理器内的晶体管增加一倍,速度提升20%,同时单位功耗会降低30%。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总监洪力就称今年为“四核风暴年”,王虹莉也预期浪潮四核服务器2007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占据服务器产品部出货量的70%以上。看来,伴随着产品与技术的快速成熟与更新换代,四核如何在用户中推广无疑成为服务器企业的重中之重。
果然,伴随着双方PSR战略合作的加深,6月19日,英特尔首次从幕后直接走到前台,与浪潮共同公布了针对四核服务器市场的年度协同计划——始于去年英特尔四核处理器上市之初的内部行动代号为惊蛰的计划随即浮出水面。
双方都表示,四核技术已相对成熟,目前的关键是,四核带来的丰富计算资源如何充分释放?用户如何真正实现四核的高效能应用?这也是惊蛰计划的核心。英特尔与浪潮认为,四核将帮助客户简化IT结构,实现系统整合,重点在于释放四核平台效能,达到功耗密度比和性能密度比相对于双核平台的最大优化。据悉,针对客户四核应用的障碍,惊蛰计划从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和技术角度出发,通过优化与提高性能功耗比和性能密度比,充分释放四核效能,最终以TCO更低、应用更简单的客户利益“硬杠杆”,实现四核应用普及大势。
TCO降低30%
在消除应用技术门槛方面,浪潮和英特尔联合后,广泛开展基于四核虚拟化的应用开发和测试工作,通过应用整合,释放四核高效能。例如,浪潮与英特尔组建虚拟化应用联盟,与XenSource、VMware等厂商建立广泛合作;联合上游厂商,从硬件平台到方案,为客户应用整合提供可靠、易用的虚拟化平台。王虹莉透露,根据客户应用特点,未来会考虑虚拟软件基于浪潮服务器平台的预装,以及与浪潮睿捷管理套件的对接等,为客户直接部署虚拟化应用。
对于TCO,一方面,四核采购成本持续降低,不断逼近双核;另一方面,双方基于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的创新和优化做了设计,从电源功耗、散热体系设计到智能管理,全方位降低用户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例如,目前散热是多核服务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浪潮四核服务器采用了反涡旋风道结构,通过风道架构与智能调节,使散热大户CPU得到重点照顾。国际品牌要求机房环境温度30℃,浪潮只要求环境温度达到35℃,节省大量空调使用成本。
在低功耗电源设计上,浪潮利用获得国家专利的专业测试工具,对系统电源与主板配电进行优化,独有联动式供电架构使2U服务器电源由业界通行的800瓦降为500瓦,可节省大量电费。王虹莉表示,浪潮与英特尔通过系统体系结构的创新与优化,相比双核,实现系统能源费用降低45%~50%。同时,四核的计算密度相比双核大大提升,这对于“空间等于成本”的IDC机房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如此算来,采用四核平台至少可以将总体拥有成本降低30%。
对于四核服务器的应用前景,洪力认为,对于一直不断购买服务器的厂商来讲,能够花费同样费用、同样功耗却获得更好性能,这将是最好的选择。胡雷钧则认为,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用户首当其冲,此外,四核产品可以帮助浪潮拓展以前“够不着”的领域,比如数据库应用领域。此外,小型机用户选择新产品时也可能会重新考虑。为此,双方还将采取联合市场推动计划。
年初浪潮就与英特尔一起发动了中国首次四核服务器促销,推动四核服务器价格基本与双核持平,未来还将进行一系列促销。同时,针对四核销售需要应用驱动的特点,浪潮打通渠道体系内部动力通道,并将市场资源向四核产品倾斜,全面提升四核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