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定位与我国经济立法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法的定位在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经济法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市场机制“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 ,是防止政府“失灵”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变化 ,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 ,以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相互融合为基础、以规范国家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内容、以维护公平竞争经济秩序为己任、以保障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和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经济法 ,无疑应成为一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 ,由于对经济法定位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致使我国的经济立法轰轰烈烈 ,经济法立法却冷冷清清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环境下 ,高度重视经济法立法 ,还其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中的正确选择。
其他文献
重点介绍地下工程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控制裂缝技术,其中包括地基处理、增配构造钢筋、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减少水泥水化热、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艺以及温度控制等内容,对确保混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持续增加的同时,居民间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47,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一向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例,通过探讨建立导师制的意义,剖析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实施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逐步让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连续流动和交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离岸循环机制,包括流出、流通和回流环节。"一带一路"战略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在宏观审慎的框架下,从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结合新加坡、日本、美国三国
政治制度需要研究和比较俞可平一位当代学者曾对经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区分。他说,经济学主要关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所以,经济学的支点是价值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文章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的特点、原则、策略、领导方式作了具体阐析 ,并探讨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我国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结构化问题 ,应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分析 ,提出和构建了三个层面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系统结构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