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3E阅读教学模式的德育渗透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格、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落实。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渗透德育是十本必要的,本文重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3E阅读教学模式的德育渗透。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2015年,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满堂灌”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严重缺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门决定素质化教育必须从基础做起,小学应将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中进行渗透。广州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从五年级开始出现主题阅读文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因此,我们应该把阅读课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
  二、小学英语3E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德育渗透实践
  根据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阅读课的特点,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笔者初步构建出“3E”阅读教学模式架构,一般包括Extract(基于语排篇内容、提取相关信息),Elaborate(根据语篇话题、详化关键信息),Express(利用关键信息、表达文本内容)三大教学步骤。
  笔者在此阅读模式中结合德育教育的渗透,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贯彻德育教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必备品格(思维品格、文化品格)两大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学生个体能够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获取知识和应付各级各类的考试,更有助于追求具体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挖掘德育因素
  教材是德育渗透的载体,依据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是寓德于学科教学的前提。广州现行的小学英语新教材所涉及的阅读主题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教育性和思想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充分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阅读主题的特点,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以生活文化为源泉,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的渗透关键在于自然地与知识融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因素能悄然流入学生的心灵,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英语教材中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适时、适当地利用这些生活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以3E阅读教学课堂为依托,落实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而阅读课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渗透德育的契机。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将德育与3E阅读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例如,广州版六年级下册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 一课是一篇科学性比较强的阅读文本,同时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合理利用了3E阅读教学这一模式,充分发掘阅读文本中的德育因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在提取信息阶段,教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人们对野生动物肆意杀戮”的视频,激活学生大脑中关于“保护动物”这一知识背景,有效地把学生引入到文本内容的学习,并且在无形中感染了学生。接着在详化信息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语篇,对“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成因”和“保护动物的措施”两部分内容进行提炼、列举关键信息,并构建出功能性板书,为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语用输出搭建了很好的支架。最后在表达信息阶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将文本信息有效整合并进行语言输出,对文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体验和记忆。教师在总结时进行适时进行情感教育:We only have one earth! Protect the animals! Protect the earth! 在3E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很好地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又能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德育境界。
  责任編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时代,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中的内容和思想还是存在较多问题。小学生的年纪相对较小,分辨是与非的能力较低。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性是开放和虚拟,“互联网 德育”模式给小学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在挑战下,也对德育方法的拓展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信息技术给小学德育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出现的思想具有多元化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观念的集合地,小学德育工作
学习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力量,包含了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需要是分层次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按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五大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其中,高级需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走向更高的层次,人会因更高级的需要而产生动力。同样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与否是衡量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形成高质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然而,本人通过对不同地区三所小学的教师学科结构对比发现,城镇化进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远比不上发达地区重点小学的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城镇化进程中学
2009年12月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有人认为,此次油价上涨属于成本驱动或供不应求导致的正常价格调整,但数据分析显示,此轮涨价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内食用油行业原料过度依赖国际
在中小学校,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越来越关注校园生活的幸福感。提高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家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已成为一些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教育管理者们的价值追求。  一、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找到涌出幸福感的泉眼  教师在校幸福感的核心是工作成就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正向作用;职业挫败感则主要是因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程度不深、没有核心优势或比较优势等。学校与教师应有共同的价值
加强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建设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回顾江西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明确林权流转主体范围、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居里夫人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相信自己能做好,你就一定能做好。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在智力、体力 、处事能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事实证明: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幼儿园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师除了教幼儿一些广泛粗浅的知识外,还要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让幼儿从小就有安全保护意识。五大领域的活动内容都蕴涵着安全教育的契机,教
显性成本是指有明确的目标,容易被控制的成本。隐性成本概括的来说是总成本中不明显、不容易被发觉的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笔者认为善待教工是有效制约隐性成本的关键。  一、提升教工的待遇  如果园长在显性成本中过于苛刻的控制教工的待遇成本;那么教工的待遇不高会直接影响教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工对幼儿园的忠诚度,且关系到教工
前些年我们结合学校情况,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近两年,我们选择语、数、英三学科骨干,结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