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泵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微量泵;精神病;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34-02 中图分类号:R 473.74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8
  
  精神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均需使用扩管药物治疗,而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疾病急性期需要24 h不间断用药,以稳定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临床上某些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应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而用传统输液器输液则不易控制,特别是精神病患者自知力缺乏和烦躁不安,常常不配合治疗,有的患者不了解控制药物滴速的作用及药物的危害性,护士调好的输液速度,并且说明了注意事项,病人仍自行调节活塞,严重影响了医疗安全,增加了医疗隐患,使用微量泵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我科于2008年1月~2010年4月使用微量泵推注硝酸甘油、硝普钠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的40例精神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30例,躁狂症5例,其他精神障碍5例;40例患者中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10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危象8例。除常规治疗外,均使用微量注射泵,使用时间最短的为1~2 d,最长为连续6~8 d不间断(根据病情和用药情况),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2.方法 微量注射泵应用微电脑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所配药物浓度及每分钟所需药物量,换算出注射泵所需参数(ml/h)[1]。根据需要选择注射器,按医嘱配好药液并充分混匀,在注射器上注明开始用药时间、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输液速度,连接泵管、头皮针头、排气,将注射器固定于注射泵上,需避光时注意避光。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医嘱选择所需流量(ml/h),按泵启动键(START),可见注射指示标志闪动,将头皮针头与已穿刺好的留置针连接,并用胶布固定好,微量泵进入工作状态。注射器内药液即将排完时,根据医嘱备好药液,及时更换,保持用药的连续性。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一些精神病患者因为长年疾病折磨且合并心血管疾病,性格急躁、易怒,加之长时间的输液、针刺时的疼痛和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易导致对输液的厌烦和消极的态度,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解释病情,在注射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使用微量泵的目的、功能、优点、发生报警原因和注意事项,介绍药物名称、作用、需要注射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及家属对该仪器及药物有一定了解,消除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2.保证静脉输液的通畅 有的精神病患者否认有病,认为药物是有毒的,是护士有意害他而不配合治疗,不愿意输液,有的擅自拔掉输液针头。对于这些躁动、精神异常等极不合作患者,输液前用保护带将患者约束于床上。且微量泵给药时一定使用静脉留置针,为防止头皮针与肝素帽脱解,将注射泵头皮针插入静脉穿刺成功,固定好留置针后,用一根胶布从头皮针针柄下方向上交叉后贴在留置针的肝素帽上,在针柄和肝素帽处将胶布捏紧贴牢,从而防止患者烦躁时针头和肝素帽脱落,保证了用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正确处理静脉回血 精神病患者自控能力差,输液过程会乱动肢体,导致体位改变或管道打折、被压而输液不通畅,引起静脉回血堵塞。此时切勿在连接管部分折叠向血管内挤压,以免导致药物进入血管内过多,尤其是应用硝普钠时,以免造成血压突然下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可在连接管与头皮针连接处断开,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针头上将血推入,必要时重新静脉穿刺。
  4.观察穿刺处有无静脉炎及静脉硬化 由于使用药物浓度高和长期使用留置针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容易发生静脉炎及静脉硬化。精神病患者常受精神症状影响而缺乏主诉,加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患者多出现软困乏力、嗜睡,卧床输液后不久便处于睡眠状态,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时,患者不能及时向护士反映。为此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局部反应,有无回血、外渗、肿胀、局部皮肤颜色改变,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推注,重新选择静脉,并做好局部处理。
  5.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精神病患者多有思维障碍,自知力缺乏或不完整,往往言语颠三倒四,言不达意,或者缄默不语,从而给治疗及护理带来困难,同时抗精神病药物多属中枢神经抑制剂,往往有过度镇静的作用,可能对出现病情变化有掩盖作用。因此要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改变,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救护措施,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患者液体量控制比较严格,输液速度过快则会引起血压突然下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输液速度过慢则达不到治疗目的,且易引起管道堵塞。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扩管药物时必须用尽可能少的液体,使治疗用药准确、及时、缓慢、匀速注入体内[2]。精神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若用普通输液器与液体连接,静脉点滴此类药物时常常因病人不配合治疗,烦躁不安,不停变换肢体位置,导致输液速度忽快忽慢,药量进入体内剂量不均,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用注射泵进行治疗精神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即可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可增加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度,克服了以往对精神病患者静滴速度控制难的缺点。
  
  参考文献
  [1]韩贵荣.微量泵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7):667-668.
  [2]尹 红.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探索[J].现代医学杂志,2005,22(18):2865.
  (收稿日期:2010-07-19 修回日期:2010-08-24)
  (编辑:潘明志)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将胬肉切除后再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26例248眼翼状胬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122眼在术中将胬肉切除,并将部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近角膜缘的巩膜创面上;对照组114例126眼在术中将胬肉头部从角膜面切除后将胬肉物转移并埋藏于下方球结膜下。两组术后随访2年。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亦显
目的观察思连康、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将102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治疗组51例,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相同,均给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组患儿在此基
【关键词】 护理干预;全脑血管造影;经股动脉穿刺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33-02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7    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是在局麻下施术,大部分患者意识清醒而容易产生紧张、恐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儿正常进食、排便、生长发育的先天畸形,是全球小儿外科关注的热点。1948年White和Zueler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病变肠段无神经节细胞存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利用富腔镜在电视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0年8月~2007年10月应用电视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1-0605-03中图分  类号:R 72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55  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脑病[1~2]。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继发脑瘫
【关键词】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肾绞痛;吸氧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3-0327-01  中图分类号:R 691.9文献标识码:B    肾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泌尿系急症,一般经传统药物治疗如肌注派替啶加莨菪类药等可迅速止痛,但部分患者经多次用上述药物治疗仍无效或虽短时内缓解但间断性发作,疼痛难忍,甚至持续数天不等,这类肾绞痛称为顽固性肾绞痛。自2003年3月至2007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主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如何正确、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入患者体内,是我们护理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静脉穿刺前的排气是操作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排气方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临床治疗中,部分学者主张一期清创加内固定,也有主张一期清创加跟骨牵引,再二期内固定。自2004年以来,我科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