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位于京城西南,面积53.6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6个直属公司、6个事业单位、18个改制企业,现有农业人口40400人。近几年来,卢沟桥乡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紧贴农村工作实际,以规范村级建档、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为切入点,规范各项管理,服务百姓民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乡、村干部和企业老总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规范档案管理、有效开发利用,在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卢沟桥乡档案工作分为乡、村(包括企事业单位)两级管理。乡档案室建立于1982年,隶属党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党、政机关及总公司的档案管理,同时对全乡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乡20个行政村建立了3个协作组,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经验学习与交流。
多年以来,历任乡领导始终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随着全乡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乡、村及各立档单位都加强了档案硬件建设,并将档案管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由乡领导带队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奖惩挂钩。领导的重视,规范的管理,使档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那些平常不起眼儿的档案资料,在关键时刻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不该发生的纠纷,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党委办公室主任李红霞不仅负责全乡的档案工作,而且还担任着乡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的职务,工作之忙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她简要介绍完全乡档案工作概况之后,还非常热情地带我们走访了几个村和乡属企业的档案室。
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到之处的档案室虽然规模不大,却也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排列有序,各类管理制度一应俱全,处处透出管理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可贵的敬业精神。给人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村官儿”和乡企负责人,不仅说起自家的档案管理头头是道,而且还“达标升级”、“检索工具”……满口的专业术语,看起来都是“圈儿内”的行家,这点就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番走马观花式的实地考察,令人感慨颇多:从全局角度看,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百姓民生 ……,件件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不可能排列前矛。但干嘛还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人力,操心劳神地把档案管理搞得如此规范?道理非常简单,他们觉得“档案这东西确实有用”,这是从好多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在这方面,那些“村官儿”、乡企负责人谁都能给你说出几个实例。再有,这个乡的领导虽说各有分工,可提起档案工作,谁都能给你说得头头是道儿。
乡党委书记李杜先后担任过丰台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局局长、广播电视局局长、广电中心党委书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10月底到卢沟桥乡任党委书记,2007年12月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上任后来到机关档案室看望大家,首先就问:咱们的档案管理现在是几级?按档案局的要求,还有哪些工作没到位?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他还经常鼓励大伙儿:档案工作不能老是默默无闻,得有股“见荣誉就抢、见红旗就扛”的劲头!他根据该乡的地域特点明确提出:卢沟桥乡地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每年150万平米的开工量,这么快的建设发展速度,档案工作必须得跟上!特别是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档案收集工作要加强。每年都有拆迁占地、村民上楼,这项工作要是不抓紧,好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就会流失。二是基建工程档案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要有专人管理,还得保证齐全完整,否则后患无穷!
吴继东乡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可谓是日理万机。可他不管工作多忙,每年的档案工作会议他都亲自参加,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在会上多次强调:档案工作是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特别是那些原始资料要保管好,哪怕是一张字条都不能丢!不管干什么,都不能只顾眼前,要看得长远,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档案就会有大用,也许关键时刻一张单据、一个字条就能维护你的权益、替你挽回损失,这就是经济效益!
乡长吴继东原是丰台街道的主任,调乡政府工作前丰台街道的档案管理恰好刚升完级,所以他对档案管理规范、达标升级标准这方面的事儿“门儿清”。调乡政府工作后,来到机关档案室的头一句话就是:乡里档案现在是几级?比丰台街道的档案管理怎么样?去年有个村儿的档案管理准备升级,万事俱备,就差档案库房的窗帘没达到要求。村里的老总支书记心想:新装的窗帘还没用就换掉,实在可惜!那天正赶上吴乡长到这个村儿检查工作,老总支书记原本想托他跟正在这儿考评验收的领导说个情,窗帘的事儿对付对付就算啦。没成想“事与愿违”,只见吴乡长径直来到档案库房,把案卷质量、温湿度计、管理制度,包括灭火器的摆放位置都查了个遍,最后表态说:按照档案库房的管理要求,你这档案库房的窗帘不但得换,而且还得换成能有效避光的专用窗帘。结果弄得这位老总支书记哭笑不得,连连点头称是。像这样的例子,在其他乡领导当中也有不少。
最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提出振奋人心的目标。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如何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这是当前档案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卢沟桥乡在档案管理、服务民生方面的具体做法,既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也有许多带有共性的特征,不少方面都可供涉农地区借鉴、参考。这次走访卢沟桥乡真可谓不虚此行,根据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单就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即可粗略地归纳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从乡党委书记、乡长、总经理到基层单位的各级领导,对档案基础业务建设都比较重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跟农村改革及各项建设同步发展,通过档案工作协作组这个纽带,全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二是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乡机关档案室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相继建立、逐步完善了15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各立档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平时监督指导,年底进行考评;村级档案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年终有总结;全乡20个行政村仅2007年就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累计投入63.33万元,并形成150余人相对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有效推进了各项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去年年底,全乡20个行政村的档案管理全部达到区、村级档案管理优秀村标准。
三是档案的规范管理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进行,企业的管理有所加强,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乡总公司孙喜旺总经理给记者讲了几件如何靠那些保存多年票据、合同为企业挽回损失的实事儿,他的体会是:千年的文字会“说话”!通过加强档案管理,能够弥补企业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大瓦窑村党总支的前身是北京西郊农村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他们利用留存下来的珍贵史料,结合老辈儿人的口述,以大事记的形式编纂村志《村情散记》,截至出版时止,从1921年到2003年,时间跨度87年,犹如一部触手可及的历史。
大井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秀琴告诉记者:农村的土地确权、旧村改造、占地拆迁、养老保险 …… ,件件都跟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以前碰上涉及村民利益、需要添个表儿、办个手续什么的,有些事儿时间长了村民自己说不清,大伙儿也陪着干着急。可一旦找出当年的原始凭证:白纸黑字、明明白白!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现在就好多啦,谁都知道那些原始资料的重要性,都保管得好好的,避免了不少来回“扯皮”的纠纷,这些年也没有为这打官司告状的。
“档案这东西确实有用”的结论就是这么得出的。当然,乡领导们在这方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目前,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已纳入全乡工作重点。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化建设也被正式提到工作日程,前不久由乡党委、政府、总公司联合制发的《卢沟桥乡关于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乡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出要求和时间进度安排。应该相信,档案工作借助这块信息化平台,将在为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卢沟桥乡档案工作分为乡、村(包括企事业单位)两级管理。乡档案室建立于1982年,隶属党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党、政机关及总公司的档案管理,同时对全乡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乡20个行政村建立了3个协作组,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经验学习与交流。

多年以来,历任乡领导始终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随着全乡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乡、村及各立档单位都加强了档案硬件建设,并将档案管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由乡领导带队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奖惩挂钩。领导的重视,规范的管理,使档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那些平常不起眼儿的档案资料,在关键时刻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不该发生的纠纷,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党委办公室主任李红霞不仅负责全乡的档案工作,而且还担任着乡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的职务,工作之忙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她简要介绍完全乡档案工作概况之后,还非常热情地带我们走访了几个村和乡属企业的档案室。
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到之处的档案室虽然规模不大,却也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排列有序,各类管理制度一应俱全,处处透出管理者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可贵的敬业精神。给人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村官儿”和乡企负责人,不仅说起自家的档案管理头头是道,而且还“达标升级”、“检索工具”……满口的专业术语,看起来都是“圈儿内”的行家,这点就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番走马观花式的实地考察,令人感慨颇多:从全局角度看,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百姓民生 ……,件件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不可能排列前矛。但干嘛还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人力,操心劳神地把档案管理搞得如此规范?道理非常简单,他们觉得“档案这东西确实有用”,这是从好多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在这方面,那些“村官儿”、乡企负责人谁都能给你说出几个实例。再有,这个乡的领导虽说各有分工,可提起档案工作,谁都能给你说得头头是道儿。
乡党委书记李杜先后担任过丰台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局局长、广播电视局局长、广电中心党委书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10月底到卢沟桥乡任党委书记,2007年12月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上任后来到机关档案室看望大家,首先就问:咱们的档案管理现在是几级?按档案局的要求,还有哪些工作没到位?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他还经常鼓励大伙儿:档案工作不能老是默默无闻,得有股“见荣誉就抢、见红旗就扛”的劲头!他根据该乡的地域特点明确提出:卢沟桥乡地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每年150万平米的开工量,这么快的建设发展速度,档案工作必须得跟上!特别是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档案收集工作要加强。每年都有拆迁占地、村民上楼,这项工作要是不抓紧,好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就会流失。二是基建工程档案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要有专人管理,还得保证齐全完整,否则后患无穷!
吴继东乡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可谓是日理万机。可他不管工作多忙,每年的档案工作会议他都亲自参加,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在会上多次强调:档案工作是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特别是那些原始资料要保管好,哪怕是一张字条都不能丢!不管干什么,都不能只顾眼前,要看得长远,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档案就会有大用,也许关键时刻一张单据、一个字条就能维护你的权益、替你挽回损失,这就是经济效益!
乡长吴继东原是丰台街道的主任,调乡政府工作前丰台街道的档案管理恰好刚升完级,所以他对档案管理规范、达标升级标准这方面的事儿“门儿清”。调乡政府工作后,来到机关档案室的头一句话就是:乡里档案现在是几级?比丰台街道的档案管理怎么样?去年有个村儿的档案管理准备升级,万事俱备,就差档案库房的窗帘没达到要求。村里的老总支书记心想:新装的窗帘还没用就换掉,实在可惜!那天正赶上吴乡长到这个村儿检查工作,老总支书记原本想托他跟正在这儿考评验收的领导说个情,窗帘的事儿对付对付就算啦。没成想“事与愿违”,只见吴乡长径直来到档案库房,把案卷质量、温湿度计、管理制度,包括灭火器的摆放位置都查了个遍,最后表态说:按照档案库房的管理要求,你这档案库房的窗帘不但得换,而且还得换成能有效避光的专用窗帘。结果弄得这位老总支书记哭笑不得,连连点头称是。像这样的例子,在其他乡领导当中也有不少。
最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提出振奋人心的目标。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如何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这是当前档案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卢沟桥乡在档案管理、服务民生方面的具体做法,既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也有许多带有共性的特征,不少方面都可供涉农地区借鉴、参考。这次走访卢沟桥乡真可谓不虚此行,根据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单就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即可粗略地归纳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从乡党委书记、乡长、总经理到基层单位的各级领导,对档案基础业务建设都比较重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跟农村改革及各项建设同步发展,通过档案工作协作组这个纽带,全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

二是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乡机关档案室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相继建立、逐步完善了15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各立档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平时监督指导,年底进行考评;村级档案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年终有总结;全乡20个行政村仅2007年就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累计投入63.33万元,并形成150余人相对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有效推进了各项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截至去年年底,全乡20个行政村的档案管理全部达到区、村级档案管理优秀村标准。
三是档案的规范管理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进行,企业的管理有所加强,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乡总公司孙喜旺总经理给记者讲了几件如何靠那些保存多年票据、合同为企业挽回损失的实事儿,他的体会是:千年的文字会“说话”!通过加强档案管理,能够弥补企业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大瓦窑村党总支的前身是北京西郊农村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他们利用留存下来的珍贵史料,结合老辈儿人的口述,以大事记的形式编纂村志《村情散记》,截至出版时止,从1921年到2003年,时间跨度87年,犹如一部触手可及的历史。
大井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秀琴告诉记者:农村的土地确权、旧村改造、占地拆迁、养老保险 …… ,件件都跟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以前碰上涉及村民利益、需要添个表儿、办个手续什么的,有些事儿时间长了村民自己说不清,大伙儿也陪着干着急。可一旦找出当年的原始凭证:白纸黑字、明明白白!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现在就好多啦,谁都知道那些原始资料的重要性,都保管得好好的,避免了不少来回“扯皮”的纠纷,这些年也没有为这打官司告状的。
“档案这东西确实有用”的结论就是这么得出的。当然,乡领导们在这方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目前,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已纳入全乡工作重点。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化建设也被正式提到工作日程,前不久由乡党委、政府、总公司联合制发的《卢沟桥乡关于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全乡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出要求和时间进度安排。应该相信,档案工作借助这块信息化平台,将在为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