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特色的文体学教科书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语言模式:文体学入门
  作者:刘世生
  出版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
  ISBN:9787560019888
  定价:24.9元
  《语言模式:文体学入门》导言中引用了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的名言:“对语言的诗功能充耳不闻的语言学学者和漠视语言问题、不了解语言学方法的文学学者一样,显然都是时代的落伍者。”雅各布森指出的现象存在长期性,促进语言与文学综合研究这一任务具有艰巨性和復杂性。本书正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倡导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这两大传统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诞生的。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导论”,介绍全书的框架和理论背景并归纳出文体学的三个主要特点:用语言学方法探讨文学文本、按照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标准讨论语篇、强调语言的美感特征。第二章“诗歌的语音与格律”,阐述语音与格律的模式、它们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分析诗歌的方法。第三章“语法与文学文体”,阐述句法与词类及其构成短语、句子和较大语篇单位的方式,讨论了语言的变异用法与常规用法、前景化等文体学概念。第四章“意义”,介绍语义、语境、语域、字面语言与比喻语言等概念,讨论作者怎样通过隐喻、借喻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语言的意义。第五章“戏剧文体分析”,讨论怎样分析戏剧,介绍言语与文字之间的差别,戏剧具有的诗歌特点、小说特点和会话特点,以及转述、评议、联系理论等戏剧文体的分析方法。第六章“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析小说文体,介绍古典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起因及其文体特点。第七章“通用语篇的文体”,讨论标题和广告等通用语篇,介绍非文学语篇中语音与意义的运用模式、词汇的创造性、瞄准读者、参照与指称、意义转移等文体特点。第八章“理论与文体:进一步的探讨”,讨论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文本与读者、作为语篇的文本、批评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等问题。
  可以看出,全书的总体结构是在开头和结尾简述文体学的理论问题。第二、三、四章分别简要描述运用语言系统的三要素(即语音、语法和意义)进行文体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其余各章专述怎样对诗歌、戏剧、小说和通用语篇等各种文体进行分析。
  本书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为读者着想。本书除了开头和结尾两章的理论讨论,其余六章每章之末均附有一个分析项目对照表和一个针对本章内容列出的阅读书目,还列出对语篇进行文体分析时应当着手的项目和先后步骤,以及进一步研究本章内容的必备参考书,为读者提供便利。二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文体分析。如在比较古典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差异时,作者利用三幅名画来加以说明,既形象生动,又一目了然,非常成功地说明了问题。三是适合作为教材使用。本书在介绍文体学知识时大多是进行深入浅出的描述,尽量避免使用艰深晦涩的高度概念化的语言,对术语的解释也尽量使其浅显易懂。此外,本书还设计了许多针对性强的练习,使读者在学习文体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体验进行文体分析的乐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沈阳大学 李昂)
其他文献
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我们大都集中在对林冲如何被“逼”上反抗之路、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明暗线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和教学上。在此,笔者从中国古典小说追求故事情节的角度出发,就其情节设置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悬念与伏笔作些探讨。  中国古典小说源于民间的“说话”艺术,讲究谋篇布局,情节结构上大都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追求构思的精妙,情节的曲折生动、首尾完整;讲究波澜、悬念、转换、穿插、分合等。悬念与伏笔
书名:英美文化  主编:李景琦,等  出版单位: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ISBN:9787561836200  定价:15元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一步深入,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看待和理解英美文化的问题,早已从学术领域逐渐成为大众普遍关注和思考的热点。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景琦等主编的《英美文化》一书,便是在汇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时间和
中考作为一个大型考试,其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研究2012年中考试卷,无疑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对莘莘学子迎接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回归课本,不要舍本逐末  进入初三后,很多同学甚至老师认为语文考试基本不考课本上的内容,所以初三复习除了课文背诵默写以外就完全丢开课本,只为专题复习,做题训练。其
书名:汉语名词铺排史  作者:吴礼权  出版单位: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66828279  定价:198元  修辞,是构建语言美感的主要手段,也是长期以来广受语言学研究者重视并且学术成果颇丰的一个领域。不同于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之类饱受热议的修辞格,关于名词铺排的研究寥寥。其实,分析与阐释名词铺排的审美价值,对于深入理解汉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深刻体会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首要精神。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版本研究中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因此在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时,需要保持着问题意识。由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陈思广教授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鉴识》收录了其近三十年来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现代长篇小说史论阐述以及重要作家作品思想艺术研究方面的颇有心得的学术论文。  本书从史学视野这个新颖别致的角度,带着问题意识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既避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精粹的、经典的、学术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大智慧和大教养的结品,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国学的价值非常明显,然而,现今国学口益走出了国人的生活,日益远离了国民教育体系。我们的国民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西化的体系,是知识性、专业化的体系,教室、课堂变成了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于是造成一个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知识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强,人文修养越来越差;
编者按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这个单元是典型的活动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而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教材共安排了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三个学习活动,由于任务多、时间跨度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关于该单元的教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龙祖胜、高菲建议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要
谈起明代散文大家张岱,众人必说尽他一生的浮华与苍凉,透过笔墨去品味其间的亡国之痛;谈起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津津乐道的是淡雅悠远的雪景,以及文字间流淌的寂寞的心境与淡淡的哀愁。殊不知张岱精心描摹的水墨山水之中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前朝旧事,在梦与忆的交错摇摆之间隐隐浮现着一份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连环而成自然山水、胸中笔墨、人生感慨和家国哀思等多重审美意境,并且通过它们向外辐射着一个时代的面影,向
近来读江西师大刘世南先生的《在学术殿堂外》一书,收获很大。其中有《怎样培养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人才》一文,谈到这样一件事:  一次,一位文科副教授问我“闇汤”怎么解。我要他拿原书来,一看,原来是四库全书《奔州四部稿》一文中的“闇汤”。这位副教授竟把“汤”看成简化字“汤”。他竟不想想四库的誊录员,写的都是繁体字,怎么会把“湯”简化为“汤”呢?就这么一种水平!克罗齐说得好:“你要理解但丁,就要达到但丁的
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任务群”备受关注,很多学校和老师也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探索。近日,我们采访了普通高中语文课标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她认为当前“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存在一些误区,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问:在高中新课标里,“学习任务群”是一项广受关注的内容,很多学校也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探索。在您看来,现在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情况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