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xy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定位,重视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高职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课程的特点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关键词: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高职与一般四年制本科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从实际出发。
  
  一、 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定位,重视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重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高职思想理论课教学并没有普遍被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够。
  高职的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是瞄准市场的需要而定的。目前高职正进行工读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认识不清,因而在计划课时上尽量压缩课时,为专业课开道。高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工具性”很明显,这关系到学生自己将来的饭碗,它对学生是直接发挥作用的,是“成材教育”,学好没学好,可以马上量化,所以学生是自觉主动地学习。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间接地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成人教育”,其效果并不是能马上量化出来。所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学习“有用”的东西,被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轻视,教师也觉得自己灰溜溜的。在近年教育部举行的“邓小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人大的陈先达教授谈到:“一个美国教授也说过,‘要敢于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有少数‘两课’教师,当别人问起教什么课时,支吾其词,不那么理直气壮;一些‘马’字号的研究所纷纷改商标换牌子。这真是咄咄怪事……在我们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这顶帽子既不会杀头也不会失业,何至如此?这很值得思考。”陈先达教授谈到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因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首先就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定位,重视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它有机地融入教育体系特别是素质教学体系之中。
  
  二、 结合高职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还要结合高职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从高职的实际出发。高职与一般的本科院校相比有如下的特点:一是高职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二是高职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一般来说比本科的学生低。三是高职的培养模式与一般本科不同。高职是培养应用型的或者说是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面对高职的特点,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就要正视与适应这些不可更改的实际。以邓小平同志说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指针。高职的学生知识水平不高,将来也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在校时间短,所以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政治理论,因而教学内容要少而精,避免多而杂,而且还要通俗易懂。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较强的教学水平,能够联系实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把理论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领会理论的精神与实质,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求真务实,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的年级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觉悟程度、遇到的思想问题、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比如高职学生多以找个好工作为学习的原动力;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的心理焦虑程度较重等等,这些具体的情况教师都要掌握。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也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变成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实效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让学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如何使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价值。
  
  三、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体现在: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任务。但它本身又是一门学科,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深度,它有自己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还要紧密联系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这本身就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理论分析能力。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内容人们已经通过各种媒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从小学到中学也或多或少学过,并且,过去脱离实际的“假、大、空”的“政治课”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先入为主的反感,要上好它难度很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特点,要求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教学水平才能胜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对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实质的阐述,必须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讲解,跟学生在中学学的内容相比有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达到新的水平,才能说服与打动学生,如果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叫教师“下课”。
  老师只有对学生讲授自己真正理解的、有深刻体会的东西,才会理直气壮,挥洒自如,学生也会从中受到感染。在知道了“是什么”而追问“为什么”时,学生会从教师的自己的研究中,感受到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这就多了一分理性少了一分盲从。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理论脱离了实际、回避了现实,就会使教育成为令人反感的空洞的虚假的说教活动。总之,要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首先要重视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课程的特点从社会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
  [1]周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2]“邓小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发言摘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8).
  [3]张孝宜.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终身教育有八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教育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民主化在教学领域的全面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水平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对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引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入本质的深层推进,教学民主化思想越来越引起了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的理论关注和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