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迫使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必须从基层做起,从蓝领、灰领做起。因此,大学生就应对自己进行锻造,把自己锻造成这个时代的新型蓝领、灰领。
[关键词]锻造 职业规划 蓝领
蓝领作为与白领相对一族,主要是指普通工人。这些人靠支付体力劳动来获取报酬。灰领是对某一类职业人群的称呼,相对于“白领”和“蓝领”而言,“灰领”是指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说,就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地方都暴露出对蓝领、高级蓝领及灰领人才的需求矛盾。深圳一企业开出6000 元月薪, 却没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这折射出同一个社会的新动向: 熟练技术人才“蓝领”、高级技能人才“ 灰领”短缺。但另一方面,70%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80%的大学生薪金要求却仅在500元。
追根究源,在于两千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思想传统的国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家长们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学科教育,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宁肯在家里待业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因此,就有了某些大学毕业生提出试用期“零工资”的情况。白领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处境与蓝领供不应求局面形成的鲜明对比在向我们大学生昭示:俯下身子,做蓝领、淡蓝领、灰领,将不得不是我们的选择,也是目前我们最好的选择。
正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所说:“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只能从基层干起。大学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要走出‘大学生毕业就得当白领’的观念误区。”早在2004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就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应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香港人力资源学会主席张诗棂认为,大学毕业生要清楚地意识到职业生涯的3个阶段,即工作、职业,然后是事业。走出校园最先要找的只是工作,然后才谈得上职业和事业,大学生要做好这3个阶段的规划,“对一生都很重要”。
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既然我們大部分不得不选择先做蓝领、灰领,那我们就应该做新时代的蓝领、灰领。正如一句歌词所说:要做就做最好!那我们就需要锻造,把我们自己锻造成新时代的新型蓝领、灰领!
一、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准确定位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个人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我们锻造自己的第一步。
二、精通一门技术,熟练一项技能
在精英人才荟萃的深圳,出现了高级技工月薪超过硕士研究生的“怪现象”。江苏也曾有企业开出30万元年薪聘请高级技工。这一切,都在说明:目前,职业技能型人才正在走俏市场。企业用人在经历了学历热之后,已趋于理性。一门精通的技术,一项熟练的技能,已成为他们新的用人标准。
基于此,建议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根据各人情况学习一门技术或技能。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门技术,而不是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这样,毕业后,你就成了教研型和技能型复合的综合性人才,你的就业之路必将宽之又宽。早在几年前出现的大学生“回炉”正是如此。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过程提前到毕业前。
三、寻找自己的磨刀石,用“心”磨刀
也许,目前你已毕业,也许你已失去毕业前成为综合性人才的机会。那么,你就要找好自己的磨刀石,耐心地用“心”磨刀。目前,我们是蓝领,但我们是受过大学教育的蓝领,高素质的蓝领。那么同样的工作,我们就应比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做得更好、更优秀。在工作中,我们用心的发现问题,利用我们的知识改进工作效率。同样拧一颗螺丝钉,一般人通常5秒钟完成,你在工作过程中却能够发现一种3秒钟完成的方法。这,就是21世纪的新型蓝领,也就是你的成功之处。日积月累,用“心”磨刀,高薪的日子还会远吗?职业成功的日子还会遥远吗?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从蓝领灰领干起[DB/OL].www.zj99.com 2004.9.16
[2]黄世藤.白领与蓝领:文凭与技能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4.1.7
[关键词]锻造 职业规划 蓝领
蓝领作为与白领相对一族,主要是指普通工人。这些人靠支付体力劳动来获取报酬。灰领是对某一类职业人群的称呼,相对于“白领”和“蓝领”而言,“灰领”是指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说,就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地方都暴露出对蓝领、高级蓝领及灰领人才的需求矛盾。深圳一企业开出6000 元月薪, 却没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这折射出同一个社会的新动向: 熟练技术人才“蓝领”、高级技能人才“ 灰领”短缺。但另一方面,70%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80%的大学生薪金要求却仅在500元。
追根究源,在于两千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思想传统的国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家长们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学科教育,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宁肯在家里待业也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因此,就有了某些大学毕业生提出试用期“零工资”的情况。白领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处境与蓝领供不应求局面形成的鲜明对比在向我们大学生昭示:俯下身子,做蓝领、淡蓝领、灰领,将不得不是我们的选择,也是目前我们最好的选择。
正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所说:“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只能从基层干起。大学毕业生要找的只是一个工作,而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要走出‘大学生毕业就得当白领’的观念误区。”早在2004年9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就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应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香港人力资源学会主席张诗棂认为,大学毕业生要清楚地意识到职业生涯的3个阶段,即工作、职业,然后是事业。走出校园最先要找的只是工作,然后才谈得上职业和事业,大学生要做好这3个阶段的规划,“对一生都很重要”。
做为21世纪的大学生,既然我們大部分不得不选择先做蓝领、灰领,那我们就应该做新时代的蓝领、灰领。正如一句歌词所说:要做就做最好!那我们就需要锻造,把我们自己锻造成新时代的新型蓝领、灰领!
一、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准确定位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个人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我们锻造自己的第一步。
二、精通一门技术,熟练一项技能
在精英人才荟萃的深圳,出现了高级技工月薪超过硕士研究生的“怪现象”。江苏也曾有企业开出30万元年薪聘请高级技工。这一切,都在说明:目前,职业技能型人才正在走俏市场。企业用人在经历了学历热之后,已趋于理性。一门精通的技术,一项熟练的技能,已成为他们新的用人标准。
基于此,建议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根据各人情况学习一门技术或技能。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门技术,而不是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这样,毕业后,你就成了教研型和技能型复合的综合性人才,你的就业之路必将宽之又宽。早在几年前出现的大学生“回炉”正是如此。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过程提前到毕业前。
三、寻找自己的磨刀石,用“心”磨刀
也许,目前你已毕业,也许你已失去毕业前成为综合性人才的机会。那么,你就要找好自己的磨刀石,耐心地用“心”磨刀。目前,我们是蓝领,但我们是受过大学教育的蓝领,高素质的蓝领。那么同样的工作,我们就应比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做得更好、更优秀。在工作中,我们用心的发现问题,利用我们的知识改进工作效率。同样拧一颗螺丝钉,一般人通常5秒钟完成,你在工作过程中却能够发现一种3秒钟完成的方法。这,就是21世纪的新型蓝领,也就是你的成功之处。日积月累,用“心”磨刀,高薪的日子还会远吗?职业成功的日子还会遥远吗?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从蓝领灰领干起[DB/OL].www.zj99.com 2004.9.16
[2]黄世藤.白领与蓝领:文凭与技能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