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推进改革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5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说慎重初战、务求必胜吗?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现在需要回顾一下。
  我对外国人说,改革的势头不错,这话正是在北京出现一阵抢购,有半个月人心惶惶的时候说的。那时候,我心里是踏实的。现在看势头还是好的,我总是讲这么个观点。经济体制改革成不成功,成功大小,要看三年到五年。见效了才能说服人,证明第二个三中全会决议是正确的。
  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
  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九个月的实践证明,物价改革是对的。理顺生活资料价格恐怕要用三年,加上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果用五年时间理顺物价关系,就是了不起的事。这项工作很艰巨。改革的势头好,要坚持搞下去,这个路子必须走。今后即使出现风波,甚至出现大的风波,改革也必须坚持。否则,下一个十年没有希望。我們要抓住时机,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
  工业生产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心是提高质量,把质量摆到第一位。乡镇企业也要抓质量。要提高质量,就必须改革。要立些法,要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严格执行。这一关把住了,可以减少很多弊端,卡住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时谈话的一部分。根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刊印。
其他文献
摘 要:习仲勋出生于渭南富平,是渭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他以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渭北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学校教育、部队教育以及农民教育等教育活动,其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动员了群众并扩大群众基础,对渭北根据地的教育产生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后来的照金苏区、陕甘边区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习仲勋;渭北革命根据地;学校教育;部队教育;农
当前,一些同志反映,不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理论不感兴趣,甚至对送上门来的“理论大餐”有排斥和厌烦心理。理论宣传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是在人的心灵深处“耕耘播种”,“地质”情况更复杂,难度系数当然也会更大。但难度大,并不是说当前理论宣传的一些困难不需要克服,一些普遍性问题不需要正视。基层是人气最足的地方,也是理论工作的主战场。做实做优做强理论工作,必须将理论的触角向基层不断延伸,将理论的视野
思想富则国富,理论强则党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经常讲,宣传思想工作靠“两论”,即理论和舆论。理论靠着舆论推,舆论靠着理论领。理论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理论错了就会一错到底,理论弱了就会一弱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和加强思想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思想理论重大问题上及时定向定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理论领域新情
摘 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的意义日益显著。时代性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对时代问题的精准把握使我们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战略部署,也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公民道德教育,高校要精准把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的时代方位与方法原则。  关键词:十九大;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时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