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金相观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实际生产条件下50W1300无取向硅钢在热连轧—冷轧—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热塑性加工过程中,热轧板表层均为
【机 构】
: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金相观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实际生产条件下50W1300无取向硅钢在热连轧—冷轧—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和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在热塑性加工过程中,热轧板表层均为等轴晶,芯部为变形压扁组织。经冷轧后,热轧组织转变为扁平的带状组织,芯部呈现纤维组织特征。退火组织为晶界清晰且较规整的等轴铁素体晶粒。沿厚度方向,热轧板织构类型不同。冷轧板织构类型基本不变,主要为α织构、γ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100}〈110〉;在板厚1/4处,α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强度达到最高,γ织构显著减弱。退火板中γ织构强度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关于“一”的解释,《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然而,对于“正”字头上的“一”来说,这个解
以接受美学为其理论基础,讨论读者反应在跨文化语篇阐释中的能动作用.从三个角度对此做出论证:读者的前理解和理解是文本意义实现的基础;读者对文化缺省弥补所做的努力;读者
德国的文艺流派一向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法国),但产生于1794至1830年间的浪漫主义,是惟一由德国本身发起,进而影响欧洲文化思想的运动。华格纳横跨哲学、文学及音乐领域,他的
我从私塾到大学再到留苏研究生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苦”字:小时候农村生活苦,十年寒窗苦读,工作中埋头苦干。但是,我并不觉得其苦,从中反而品尝到了付出代价的分量,也获得了某些成功的欢乐。 读书是苦事还是乐事。苦与甜是相对的。元朝诗人白朴的诗句:“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就道出了苦与甜的辩证关系。人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苦瓜明明是苦的,可南方人就爱吃,因为入口虽苦,却是越品越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