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体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可以在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根据学生的基本体质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大胆创新,使得体育教学能够同趣味学习建立联系,并且能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课堂氛围中,感受体育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创新教学方式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借助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康,消除心理负面情绪的目的.本文围绕创新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开论述,希望对初中一线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胎膜早破患者的β2防御素(HBD?2)、孕酮受体膜组分1(pgrmc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比较两组HBD?2、pgrmc1、HIF 1α、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胎膜早破患者HBD?2、pgrmc1、HIF 1α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胎膜早破组患者的HBD?2、HIF 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探讨赋能理论指导下,对某基层部队海军官兵实施急救技能培训效果. 方法 以官兵需求为导向,成立培训救治团队,调研培训需求,确立培训目标,编写培训教材,按照赋能理论步骤组织团队人员实施培训,并对培训后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针对调研需求前15项中6项急救技能进行培训,培训前与培训后1个月结果比较,培训后止血、通气、转运、包扎、心肺复苏技术理论知识均较培训前提高,心肺复苏技术、通气技术、旋压式止血带操作等六项急救操作技术培训前与培训后分布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的大
目的 使用人实体瘤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对国家参考品进行同源重组修复基因(HRR)检测,评价试剂盒的HRR检测能力.方法 使用超声打断仪将参考品基因组DNA打断到180~220 bp.将片段化DNA进行末端修复、加接头和PCR扩增等步骤后制备预文库;然后杂交捕获后获得终文库;最后使用NextSeq550Dx测序仪进行测序.结果 国家参考品标示的BRCA基因突变位点以及突变的外显子位置均能准确检出,而且没有检出其他非标示的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变位点.试剂盒虽然对部分BRCA基因突变位点的解读结果与标示的
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关于初中暂弱生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的效果与愉悦感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标准,筛选出共19名身体素质暂时较差的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HIIT模式训练,对训练的效果进行测试并填写体育活动愉悦感量表(PECAS).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进行身体素质测试(NPFHS),并通过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在力量、速度、耐力、BMI指数方面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HIIT模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小学科学的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而言越来越重要.学生从小能够接受高效有趣的科学教学,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提升,动手能力的提升和科学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教师需要从小学科学的各个方面来尽可能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科学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初中体育不仅涵盖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动作的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还包含卫生与健康知识的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体育活动和比赛项目进行卫生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目的 调查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 RS2002在继发性肺结核营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住院的13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 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营养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根据N RS2002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间营养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采用N RS2002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发现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
目的 探讨改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模拟教学的方法对低年级医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2020年秋季学期40名选课医学生为试验组,采用改良TBL结合模拟教学的方法,以2017年秋季和2018年秋季两学期选课的各40名医学生分别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已实施传统理论授课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LBL结合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比较三组学生的
散打是一种体育运动,但作为一项格斗类运动,散打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实战对抗中容易受到损伤.为预防运动员损伤,应做好充足的防护.文章首先对散打运动进行了简述,其次探讨了散打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再次分析了散打运动中引起损伤的常见因素,最后提出了散打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跳高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是提升运动员的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灵敏性的实践路径.“健康第一”理念下,跳高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要坚持全面性、适宜性、差异性原则,重视身心素质提升、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技巧,引导运动员坚持锻炼、提高技能.同时,教师要掌握运动员身体状况,了解热身动作情况,突出安全观念宣传,健全跳高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