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瘟疫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指导意义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末席卷华夏大地,其传播迅速,来势凶猛,给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西医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吴又可编著的《瘟疫论》,对新冠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中医治疗、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解析,为中医预防以及治疗新冠肺炎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品管圈应用于处方前置审核降低处方不合格率.方法:在医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处方前置审核中,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拟定对策等步骤,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前置审核的处方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我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得到初步完善;处方不合格率由圈活动前的26.3%降低为5.30%,超出79%的目标设定,目标达成率为114%,进步率达79.8%,并在2020年全县药事质控会上分享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应用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团队品管手法水平、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结论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手法来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最终能够取得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本次调查研究各项指标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医学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来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病症护理和干预.其中50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来进行病症控制和护理,对这一组患者在抢救阶段所使用的时间分配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过程中患者产生并发症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另一组患者使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手法来进行病症护理和干预,医学研究者亦
总结李柳宁教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核心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李柳宁教授认为,软组织肉瘤的主要病机为虚、痰、瘀.治疗上,根据软组织肉瘤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软组织肉瘤发病早期阶段以痰湿内蕴证为主,运用自拟化痰散结方;中期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运用自拟活血化痰方;疾病晚期以脾肾两虚证为主,运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或四君汤合肾气丸加减.
亚健康是20世纪后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新视角,相关理论学术研究和临床标准制定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逐步完善.王超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国内较早介入亚健康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中医专家.本文从亚健康的特点、中医药干预优势以及从气论治的理论与诊疗思路等几个方面,总结王超老师运用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理论来源,分析从气论治亚健康态的应用规律,为创新亚健康中医诊疗思维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分析宣肺通腑法的理论依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探究宣肺通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针对COVID-19治疗的共同治法、关键治法是宣肺通腑法,治疗要点是尽快祛邪外出,恢复气机调畅,截断病势,并结合现行诊疗方案、临床报道及各家经验意见,进一步论证了此法在COVID-19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风湿性疾病,以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和血管病变为主要表现.消化系统受累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是其致死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减少其相关的病死率.本病当按痹痿统一论治,痰瘀是病机的关键,言及本病治法,盖以化瘀散结消痹祛邪,升阳益气起痿扶正为法,所不同者,时机、途径耳.
目的:探讨视频学习联合手部模拟练习操在冠脉造影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收治的行择期冠脉造影术患者100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冠脉造影术前术后宣教,通过口头及一般纸质宣教单进行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视频学习联合术前进行手部模拟握持练习.评价指标两组间比较手术配合知识要点掌握情况,术侧手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数据发现,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结黄振炎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黄振炎教授认为风邪与痰湿是岭南地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本病标在肺而本在脾,肺脾两虚,营卫失和是本病的致病根本.因此治疗时应结合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重视岭南地区居住人群脾虚湿热的体质特点,发病急者根据病位病程不同或疏风宣肺通窍,或化痰理肺止嗽治其标;而病情缓解者以调和营卫之法,调理体质,培护脾本,并视其寒热兼症随证加减.
总结介绍罗铨教授辨治中风后遗症的经验.罗铨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中风后遗症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发病之本主要为气虚、肾精亏虚,瘀血、痰浊是其关键致病因素,临证谨守病机,辨病与辨证结合,以辨证为诊治之本,对证选方用药,灵活运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之法,擅用虫类药物及藤类中药,祛邪与扶正兼顾,疗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谯凤英教授对鼻鼽临床有独到见解,强调脾、肾两脏是鼻鼽发病与治疗的关键,尤以脾肾阳虚为主,兼有气滞、血瘀、湿阻等证,倡导以脾肾同治为原则,主以温肾健脾,辅以行气活血利水,顺应天人相应理论,根据兼证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