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不满社会上种种“妖魔女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不满被外界关于北外女生处女率仅15.86%的说法,被称为“6个都是处女”的女生设置了13个问题对北外女生进行性生活状况的调查,其中一项结果是北外女生的性行为的比例仅为11.5%,处女率高达80.21%。
此调查结果经媒体披露,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尽管社会人士普遍认为绝大多数女生道德品质是好的,但《中国报道》调查发现,北外女生对媒体报道仍然颇有意见,原因是媒体没有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报道,而仅仅“关注”处女率,她们认为一些媒体新闻职业道德有失水准。
为此,新闻界权威专家呼吁新闻媒体不要献媚于尘世,应该走向高雅,免于低俗。
调查不是为回击流言?
“我们北外女生所做的性状况调查不是回击社会上、网络上‘妖魔化’北外女生的各种流言,本意是想通过系统的调查全面了解北外女生的性生活状况。”12月2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某宿舍,“性状况”调查发起人之一的李同学否定媒体关于“调查是为了回击流言”的说法。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中国报道》进行一番深入的调查。
在《北外女生性调查》的调查报告中,几行句子点出了北外女生进行此次性调查的背景:
“当整个女大学生群体被妖魔化的那一刻起,北外的女生自然也被卷入其中,难以摆脱这铺天盖地的辱骂声。社会上、网络上也弥漫着一系列关于北外女生刺耳说法,无论所说的是事实还是恶意捏造,而矛头都直指一个问题——北外女生不良的性状态。”
“你也许认为社会上某些对北外女生评述不过是信口胡说,你也许认为所谓北外女生的种种不良说法纯属捏造。但我们却始终难以对其进行下面的回击。正如,面对他们所提出的北外女生处女率,我们所作的只能是否定,而终究难以摆出一个真正客观的数字。”
所谓“女大学生群体被妖魔化”,“北外的女生自然也被卷入其中”,指的是社会上、网络上“弥漫着”的一些事例。而这些事例,不仅仅让她们感到面子上“天之骄子”光彩的失落,而且使她们感到心灵深处有着深深的灼痛,更使她们感到维持尊严的必要。
——2004年7月9日,“北外女生”罗卡娜杀死同宿舍女生。在这一让“北外女生”声名大振的杀人案中,媒体称:“罗卡娜的杀人动机在于:她(罗卡娜)认为,李春霞(被害人)向房东汇报了自己曾经带男孩子回来住’的情况。”
——2004年12月13日,北外东院3号女生宿舍楼前的海报栏张贴了一张征集卵子广告,一时引发社会争论。南方网称:大学校园张贴征集卵子的启事是侮辱了这方净土,侮辱了女大学生。
——2005年9月,一名lll-jjj的无聊网民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自称为北京电影学院光棍协会统计调查得出的大学毕业女生处女率排行榜,并对此处女率结果“深表遗憾”,其中北外处女率为15.86%……
——网络四处转载的处女排行榜上赫然写着:大学毕业女生处女率,北京外国语大学15.86%;大四本科处女率,北京外国语大学26%。题为“北外女生的夜生活”的文字在网络上流传,文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一名北外女生在三里屯酒吧从事三陪工作的生活状态。
“上面列出的这些事,其矛头直指北外女生的性状态。我们不否认大学女生性行为的存在,但绝对是极小的一部分。而社会的评论和传媒的报道,给我最充分的感受是,我们大学女生这个群体已经被妖魔化,这太不公平了。”此次性调查的始作俑者,北外新闻系三年级本科生何同学道出了对“大学女生被妖魔化”的不满情绪。
《中国报道》同时发现,在北外某女生的博客上坦承,此次“性状况”调查,不仅是“出于对女大学生被‘妖魔化’的反击”,而且是“为心中的迷惑寻找答案”。
到底此次“性状况”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北外女生莫衷一是的说法,让人如坠雾里。
“6个处女”导演“性状况”调查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外女生性调查”,就刊登在《107调查》上,期号为11月号总第三期。《107调查》为何物?12月24日,记者经深入采访了解到,它是北外新闻系所属的学生报纸,英语学院新闻系青年教师王士宇为辅导老师。它不定期出刊,从2004年创刊到现在只出了3期,主要刊登新闻系学生采写的调查性报道,为在校学生提供新闻实践平台。“107”说是来自于召开报纸筹备会时所使用的会议房间牌号,后来被证实不是该会议室门牌号,但还是将错就错地加上“调查”二字用作了报纸的名字,并以隶书黑体美之。
此次“性状态”调查的主要策划人是何同学,在她了解到北外女生被卷入“女大学生被妖魔化”黑圈后,于去年11月16日《107调查》选题会上抛出“北外女生性调查”选题,并获得当时参与会议的所有人的同意。同时何同学也确定了包括她在内的6名调查小组成员,其他5人均是她的同班同学,何同学坚称她们是“6个处女”。
经反复斟酌,“北外女生性调查”确定了13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分别围绕“北外女生整体性状态的印象”、“北外女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问题”、“北外女生的性态度”三个方面设置,印制了800份问卷,于11月23日、24日晚上,在全校范围内所有女生宿舍发放,进行“严肃、认真、动真格的无记名调查”。
“这次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严肃的态度进行调查,回击社会上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不良说法,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北外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一向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此类社会实践。
据介绍,北外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男女生比率接近1比2。北外女生介绍,调查时,考虑到大一的女生不住在校园内,而且入校时间不足3个月,所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北外本科二、三、四年级的女生以及女研究生。“发出去了6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461份,回收率接近八成。”
11月底,调查小组共同撰写出近6000字的《北外女生性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在全部459名受访者(有两人未给出此项答案)中,大学期间已经发生性行为的有53人,而未发生性行为的有406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为11.5%。
以处女率作爆点有失偏颇
“这份现如今拿在手里的结果本身,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比网上的胡言乱语要好得多,纯洁得多,可信得多。”对于调查结果,何同学在她的博客中流露出她的欣喜和自信。
然而,令北外女生料想不到的是,媒体纷纷进行“深度”报道,但几乎所有报道都以“处女率”为爆点。
原本平常的一次“性状况”调查,最终被炒成了“处女”调查,这样的结果无论是调查指导老师王士宇,还是参与调
此调查结果经媒体披露,引起社会一片哗然。尽管社会人士普遍认为绝大多数女生道德品质是好的,但《中国报道》调查发现,北外女生对媒体报道仍然颇有意见,原因是媒体没有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报道,而仅仅“关注”处女率,她们认为一些媒体新闻职业道德有失水准。
为此,新闻界权威专家呼吁新闻媒体不要献媚于尘世,应该走向高雅,免于低俗。
调查不是为回击流言?
“我们北外女生所做的性状况调查不是回击社会上、网络上‘妖魔化’北外女生的各种流言,本意是想通过系统的调查全面了解北外女生的性生活状况。”12月2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女生某宿舍,“性状况”调查发起人之一的李同学否定媒体关于“调查是为了回击流言”的说法。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中国报道》进行一番深入的调查。
在《北外女生性调查》的调查报告中,几行句子点出了北外女生进行此次性调查的背景:
“当整个女大学生群体被妖魔化的那一刻起,北外的女生自然也被卷入其中,难以摆脱这铺天盖地的辱骂声。社会上、网络上也弥漫着一系列关于北外女生刺耳说法,无论所说的是事实还是恶意捏造,而矛头都直指一个问题——北外女生不良的性状态。”
“你也许认为社会上某些对北外女生评述不过是信口胡说,你也许认为所谓北外女生的种种不良说法纯属捏造。但我们却始终难以对其进行下面的回击。正如,面对他们所提出的北外女生处女率,我们所作的只能是否定,而终究难以摆出一个真正客观的数字。”
所谓“女大学生群体被妖魔化”,“北外的女生自然也被卷入其中”,指的是社会上、网络上“弥漫着”的一些事例。而这些事例,不仅仅让她们感到面子上“天之骄子”光彩的失落,而且使她们感到心灵深处有着深深的灼痛,更使她们感到维持尊严的必要。
——2004年7月9日,“北外女生”罗卡娜杀死同宿舍女生。在这一让“北外女生”声名大振的杀人案中,媒体称:“罗卡娜的杀人动机在于:她(罗卡娜)认为,李春霞(被害人)向房东汇报了自己曾经带男孩子回来住’的情况。”
——2004年12月13日,北外东院3号女生宿舍楼前的海报栏张贴了一张征集卵子广告,一时引发社会争论。南方网称:大学校园张贴征集卵子的启事是侮辱了这方净土,侮辱了女大学生。
——2005年9月,一名lll-jjj的无聊网民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自称为北京电影学院光棍协会统计调查得出的大学毕业女生处女率排行榜,并对此处女率结果“深表遗憾”,其中北外处女率为15.86%……
——网络四处转载的处女排行榜上赫然写着:大学毕业女生处女率,北京外国语大学15.86%;大四本科处女率,北京外国语大学26%。题为“北外女生的夜生活”的文字在网络上流传,文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一名北外女生在三里屯酒吧从事三陪工作的生活状态。
“上面列出的这些事,其矛头直指北外女生的性状态。我们不否认大学女生性行为的存在,但绝对是极小的一部分。而社会的评论和传媒的报道,给我最充分的感受是,我们大学女生这个群体已经被妖魔化,这太不公平了。”此次性调查的始作俑者,北外新闻系三年级本科生何同学道出了对“大学女生被妖魔化”的不满情绪。
《中国报道》同时发现,在北外某女生的博客上坦承,此次“性状况”调查,不仅是“出于对女大学生被‘妖魔化’的反击”,而且是“为心中的迷惑寻找答案”。
到底此次“性状况”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北外女生莫衷一是的说法,让人如坠雾里。
“6个处女”导演“性状况”调查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北外女生性调查”,就刊登在《107调查》上,期号为11月号总第三期。《107调查》为何物?12月24日,记者经深入采访了解到,它是北外新闻系所属的学生报纸,英语学院新闻系青年教师王士宇为辅导老师。它不定期出刊,从2004年创刊到现在只出了3期,主要刊登新闻系学生采写的调查性报道,为在校学生提供新闻实践平台。“107”说是来自于召开报纸筹备会时所使用的会议房间牌号,后来被证实不是该会议室门牌号,但还是将错就错地加上“调查”二字用作了报纸的名字,并以隶书黑体美之。
此次“性状态”调查的主要策划人是何同学,在她了解到北外女生被卷入“女大学生被妖魔化”黑圈后,于去年11月16日《107调查》选题会上抛出“北外女生性调查”选题,并获得当时参与会议的所有人的同意。同时何同学也确定了包括她在内的6名调查小组成员,其他5人均是她的同班同学,何同学坚称她们是“6个处女”。
经反复斟酌,“北外女生性调查”确定了13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分别围绕“北外女生整体性状态的印象”、“北外女生的性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问题”、“北外女生的性态度”三个方面设置,印制了800份问卷,于11月23日、24日晚上,在全校范围内所有女生宿舍发放,进行“严肃、认真、动真格的无记名调查”。
“这次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严肃的态度进行调查,回击社会上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不良说法,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北外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一向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此类社会实践。
据介绍,北外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男女生比率接近1比2。北外女生介绍,调查时,考虑到大一的女生不住在校园内,而且入校时间不足3个月,所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北外本科二、三、四年级的女生以及女研究生。“发出去了6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461份,回收率接近八成。”
11月底,调查小组共同撰写出近6000字的《北外女生性调查》报告。数据表明,在全部459名受访者(有两人未给出此项答案)中,大学期间已经发生性行为的有53人,而未发生性行为的有406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仅为11.5%。
以处女率作爆点有失偏颇
“这份现如今拿在手里的结果本身,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比网上的胡言乱语要好得多,纯洁得多,可信得多。”对于调查结果,何同学在她的博客中流露出她的欣喜和自信。
然而,令北外女生料想不到的是,媒体纷纷进行“深度”报道,但几乎所有报道都以“处女率”为爆点。
原本平常的一次“性状况”调查,最终被炒成了“处女”调查,这样的结果无论是调查指导老师王士宇,还是参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