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立法基本构想及其展开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相关立法时间跨度大、层级低,立法理念落后、制度落后,不能适应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需要,亟需跟上国家“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步伐.为制定《自然保护地法》,在理论上应明确界定“自然保护地”的法律概念,厘清“自然保护地”的法律内涵与外延;确定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界定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及与其他保护地的关系.在立法实践中,应明确《自然保护地法》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直接目的、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实质目的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分级管理、分类保护原则,分区管控、差别化利用原则,多元共治、公众参与原则;建立分级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系统性制度.
其他文献
人们对身边的东西应该是最熟悉、最了解的,但也不尽然,“灯下黑”或熟视无睹的事也是常有的.我对箭扣长城了解的有限与滞后,可算一例.rn箭扣,我第一次看到这称呼,是上世纪八
期刊
在网络内容竞争中,著作权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乃至垄断来源,权利人拒绝其他竞争者寻求许可交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无法进入该市场开展竞争.对此,反垄断法中关键设施理论、新产品标准、杠杆原理以及网络效应等都能够对该问题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与方向指引.但网络市场的多变性、流动性,以及著作权资源作为关键设施的边界界定难题等都给反垄断法的适用带来挑战.本文以网络音乐和游戏直播市场为背景,讨论著作权的潜在垄断风险,并结合拒绝交易行为的相关理论与我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分析框架讨论该问题的分析思路,最后就实践对反垄断行政执
北京市政协开展“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市区两级政协联动,组织政协委员和书画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作“百年历程世纪辉煌——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百幅书法作品”“花儿朵朵向阳开——庆祝建党百年画作”。在活动开笔仪式上,政协委员和书画家挥毫泼墨笔墨间不忘初心,素纸上礼赞百年。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英勇就义.当时,宋希濂是国民党第三十六师中将师长,驻扎长汀,瞿秋白就是由宋部直接审讯并奉蒋介石“就地处决,照相呈验”的命令执行
期刊
位于福建长汀四都镇与江西瑞金拨英乡交界的归龙山,自古以来山水风景闻名遐迩,相传600余年的罗公祖师信仰享誉民间。归龙山下的各个客家村落,从土地革命战争以来,经受了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治建设经历了法律试行、试点授权到法制化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数量繁多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制度.通过对自然保护地制度变迁和制度效能的剖析,我国自然保护地制度绩效缺乏、制度缺位、制度拥挤、制度冲突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出于形式与实质意义上的体系化考量,有必要加快《自然保护地法》立法步伐,规定共性制度、面上制度、一般制度和特殊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地的制度选择、制度耦合、制度协同、制度查漏补缺等工作.同时,要坚持立法克制精神和立法理性,加强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的完备性、稳定性、管用性,消除自然保护地管
欧盟本体主义与美国实用主义立法模式形成于小数据时代,在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跃迁的大数据时代遭遇信息技术的壁垒,造成了个人权益保护与数据利用公共利益增进双重失灵的困局.从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内容来看,我国个人信息立法有向欧盟强控制本体主义模式靠拢的势头,既无法为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提供切实保障,也忽略了个人信息日益凸显的社会价值属性带来的数据利用公共利益,以及实际普遍存在的个人信息、数据滥用问题.未来我国个人信息立法应突破欧美两大传统模式的桎梏,在尊重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欧美
漳浦县古雷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深水港被国家确定为石化基地。国家要求将这个基地“逐步建成功能分区明确、产业结合紧密、项目布局有序、公用设施完善、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和谐、管理服务高效、民众关系融洽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期刊
“电车难题”是一个在伦理学上常谈常新的话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深刻的属人性质.传统伦理学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就“电车难题”提出了“功利主义”和“道德主义”两种解决方案.不过,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当代、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由可能变为现实的今天,这一新的要素合置,是否会影响“电车难题”的解决,乃至于直接化解这一难题?本文尝试从“伤害伦理”入手,基于“道德主义”立场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电车难题”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并且指出那种可能的“技术主义”解决方案,在根本上是规避“人之为人”的“责任”的“狭义功利主义”的体
意外伤害保险之意外具有外来性、突发性与非自愿性三要素.在意外的举证责任分配上,学理多认为应采“区分”法,即将外来性、突发性分配于保险金请求权人,而将非自愿性分配于保险人.实体法上意外三要素系一整体,而程序法上将意外三要素区分证明,完全祛除请求权人对非自愿性要素的证明责任,这一做法与规范说下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法理并不相符,与我国的司法实践亦不相吻合,极易诱发实践中出现错误认识.事实上,意外三要素的证明乃保险金请求权人主张权利成立的必然要求,但基于衡平考虑,可对属于消极事实的非自愿性要素实行举证责任减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