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齐鲁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j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SMT行ESE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及出院时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1 d及出院时S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形式多元、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多渠道为SMT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0月31日84例早期NSCLC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引流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评分高于干
目的:探讨肺康复运动结合心理护理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行肺癌切除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运动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T)、第一秒呼出气量容积(FEV1)、FEV<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联合共情式沟通在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60例行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活检术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认知联合共情式沟通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ERO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
目的:调查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出现肠麻痹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术后出现肠麻痹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200例患者中出现肠麻痹25例,发生率为12.5%。痛经史、手术时间、既往腹部手术史、肠道准备、盆腔炎症、阿片类药物应用、盆腔粘连、术中输血、子宫切除方式、术后自控阵痛为相关因素(P<0.01,P<0.05)。经多因素
目的:探讨护士专业生活品质与D型人格、正念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专业生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专业生活品质量表第五版(ProQOL-V)、D型人格量表(DS14)、简版正念能力量表(SIM-C)对2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D型人格护士同情心满足维度得分(31.05±4.48)分低于非D型人格护士得分(34.73±4.65)分(P<0.001)。D型人格护士倦怠维度得分(31.42±3.66)分高于非D型人格护士得分(
目的:探讨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方案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8月30日收治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目的: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FLS)的康复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护理后自我负担感受评分低于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整体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估、重症护理质量评估、器械物品使用评估、隔离室护理评估、护理文件书写评估、健康教育质量评估等六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
目的:探讨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1日~2020年3月31日纳入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移动信息化平台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椎骨和髋部的骨密度、后凸Cobbs角、椎体前后壁比值、创伤后成长评定(PTG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依从性评分、认知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腰椎骨和髋部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