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要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兴奋剂,也是学习成功的向导和一种推动力,它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望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同时,不断向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赏识、鼓励和期待,激发学生喜爱物理课和物理教师的情感,形成巨大的“亲和力”,将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为自觉学习、自我发展的行为。
  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创设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消除顾虑,发表见解,活跃思维,使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情、欢快、奔放的情绪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也充满激情,精神振奋。教师在提问时,要耐心细致,加以点拨引导,肯定其长处,补充其不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这样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教师的传道就具有吸引力,学生很愿意听。学生上课情绪热烈,思维活跃,就容易接受知识、掌握知识。
  二、优化物理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电阻这个概念,就同时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将电荷比做人;将电荷的定向移动比做人在走路;将路由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路上铺满砂石——路上布满尖刀——狭窄的路上布满炸药,来说明阻碍作用的大小,当时效果令大家都非常满意。例如,在讲到光的反射定律时,按物理含义,不能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若直接告诉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记住,我就举了一个例子:甲乙父子两人十分相象,我们经常说儿子像爹,而不会说爹很像他儿子,为何?(学生笑)。适当停顿之后,我接着讲,因为先有爹,才有儿子,我们只会说后来的像原来的,而不会说原来的像后来的,同样道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是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我们也只能采用类似的说法。由此可见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因而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中生而言,他们会对具有新鲜感的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实验。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电流热效应的时候,可将铜导线与电阻线使用一个装置进行串联,且要将纸片覆盖在两条线上,在通入电流一段时间之后,纸片就能够燃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操作和呈现,能够大大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为学生呈现实验,学生就能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也变得比较容易。此外,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安全性较高和较为简单的物理实验,这样,学生就能够应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实验,观察与归纳物理现象,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物理课外活动对加深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中学生好动、善思。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指导他们做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小实验或小制作,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同时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能力。如讲完光学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万花筒”、“潜望镜”、“针孔照相机”等,讲完声学知识可制作“土电话”,针对每次制作评出“最佳作品”,这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兴趣。
  六、生活和教学相统一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包含着许许多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如用铅笔和手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甚至学生自己的身体(如:用嘴对手背“吹气”探究“蒸发吸热”、用嘴对手背“哈气”探究“液化放热” 比运用实验室中器材做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帖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素质教育中提高能力的总目标。
其他文献
由于不同型号的普通带钢与不同型号的特殊带钢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要求不一样,因此在轧制温度、冷却速度及卷取温度等方面都不一样,造成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组织及机构也有区
师德对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产生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空前的关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赖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与以往的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突出一些实用性.要帮助学生“烙”上“规律的印记”,咀嚼化学语言,全面了解教科书,紧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在此之前,国外也有"群书阅读"等的介绍。树人教育研究院通过缜密论证,首次在国内系
生物學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惩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
近几年来,各级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文化下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如何解决当前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使其对学习感兴趣,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和抽象性都很大的学科。很多学生感到地理难学,严重的甚至会谈“地”色变。其中,地理空间概念难以建立,是造成学生感到地理难学的原因之一。研究地理空间概念学习困难,是破解地理学习困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它不仅能够为地理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极为有力地帮助。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