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情感的异质同构——以《兰亭序》和《祭侄稿》为例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异质同构"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书法的情感,通过对《兰亭序》和《祭侄稿》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影响书法情感的两个因素为气和势,并指出书法的情感不是生活情感而是生理情感,写字本无"哀乐"可说,而是"法自然"的结果。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多年,虽然已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总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故此,当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现状作一番冷静的思考后,则不难发现,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源除来自学生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外,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存在的若干问题无疑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语文教师忽视自己的作用  语文教育有其特殊性,许多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都会发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语文教育
书坛泰斗牛光甫先生书法理论功底深厚,造诣精湛,热心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为河南省和开封市书法活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国内外书法名家和爱好者的高度赞扬。
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只有真实地再现实生活的作品,才会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大文学家,一生历经坎坷,创作了大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具有很高
本文是对《岁寒堂诗话》研究现状的一篇综述,旨在通过综述对其已有研究成果作一提纲挈领式的归纳陈述,以便于后继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