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与教案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年的优质课评选中,笔者发现很多上课的教师都制作了学案和教案,并积极用于课堂教学中。这说明了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教学不仅更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能“量体裁衣”,也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展现。为此,许多教师为学生打造了内涵丰富的学案,以期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想法可贵,实施起来却不太容易,许多教师在使用教案和学案时常会把它们混为一团,理不清头绪,手忙脚乱,这种情况既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又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对此,笔者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学案与教案既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各自承担着一些特有的功能。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学案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过程。而教案则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方案,教案中主要反映的是教師的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的环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教案的设计中渗透了学案中的许多活动,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学案是“鱼”,教案是“水”,学案始终以教案为中心,各种活动始终围绕着教案在进行。学案与教案的有机结合让两者不但能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还能获得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效果,最终能够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通过自己上过的一节课——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的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是依据教学目标来制订的。学习重难点也是教学中着力让学生突破的。
  (二)学案中的基础内容的学习,即主干知识梳理——三个认知,是通过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的,在教案中,也有该项内容的检查落实(配合教学课件完成)。
  (三)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原因,在教案设计的“认识水资源”设计了学生活动(在读图分析、思考并发表见解部分),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显示课本61页图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设计问题:(1)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是什么?(2)图中所示的三个指标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3)请将各大洲的水资源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队。利用课件显示我国年等降水量的分布图和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设计问题:(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请分析原因。(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有何特点?请分析原因。通过上述学生活动完成了学案中的自主探究的问题。
  (四)学案中的合作探究中的1、2两题在教案中“分析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引出水危机的产生原因并分析”的内容中展现出来。
  (五)学案中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角色扮演”在教案设计中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合作交流,落实开源和节流中得以充分体现。
  (六)学案中的资源链接和相关网站为学生发表见解论述问题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和科学的地理术语。
  (七)学生通过学案中的达标测评获得检测,教师可通过检测结果和课堂上的过程评价获得教学经验和反思。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将学案和教案有机结合起来,整个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获得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誠实  学校军训时,教官对全班同学说:“觉得我长得帅的请出列。”于是,全班大部分学生站了出来。教官接着说:“你们给我沿操场跑5圈。”  然后,教官对剩下的同学说:“做人不要像他们那样,不诚实,明知道我不帅还违背自己的良心恭维我。好啦!剩下的同学听口令,立正,向左转,沿操场跑10圈。”米饭是从哪里来的  吃饭的时候,我问爸爸:“爸爸,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啊?”  爸爸说:“你去看下水稻就知道了。
摘要:多媒体技术起源于媒体,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Media”,音译为媒介,意思为两者之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多种信息媒体(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与视频等)为主体的媒体技术,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活力,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很多作品都与儿童生活有关。她曾说:“人类的情感生活,原来是从孩子时代就要培养的。”“每当夜深寂静,我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充满了喜悦。”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与爱心,使得她写的儿童生活的作品展示了纯真的童心,表现出幽微而淡雅、纯真而清新的风格。仅从她的《故事编》中的《迟到》《三盏灯》和《蔡家老屋》便可知晓。下面肤浅地谈点我的认识,以期得到各位同行的斧正。  《迟到》是《城南旧事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方面,作文教学的话题在语文界历久不衰,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在实践教学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作文教学改“教学的一部分”为教学的整个空间  “一切改革的困难无不是观念的改变”。我们习惯将语文课机械的拆分为“讲读课”、“作文课”;将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搞成貌异神离的三层皮;作文与作业“我中无你”、“你中无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以来,实践者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反思。本刊记者专访一体化课改名师朱永亮,以期为学校和一线教师解读焦点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支持。  《职业》:作为全国一体化课改专家,您遇到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朱永亮: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普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上课效果不理想。真正做到把课堂开发出来,让学生更多受益,目前改进的空间还是比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所以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
莫诺湖被称为美国加州的死海,因为这里湖水的盐碱度高出海水两倍,这对于任何生物而言都是致命的。但一种名叫碱蝇的昆虫却能在这里存活,忍受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  碱蝇是苍蝇的一种,繁衍能力极强,即使在高盐碱度的莫诺湖,它们也有特殊的生存能力。它们能爬到水下吃藻类,身上纤细的绒毛可以收集气泡,提供氧气,最关键的是它们的生理机能可以中和盐碱的致命成分。碱蝇肆无忌惮地占据了莫诺湖,由于没有竞争对手,碱蝇在莫诺
摘 要:本文提出,要提高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教师应设计课堂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教学合一。  关键词:素描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策略  笔者多年一直从事中职学校美术素描的教学工作。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中职学校生源呈下降趋势,学生美术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给美术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传统的素描教学以灌输式和学生单调的训练为主,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对素描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普高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技工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滑,给教学与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作为德育实施者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教书育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多点关爱,少点挑剔  且不说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繁杂,光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