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着、实践着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22-01
  在探讨高中语文新课改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如何学好语文进行一下总结,可总结三点如下:(1)打好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要重视语文课堂学习,夯实一字一词一句。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每一项活动。还要重视古诗文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是语文基础的重中之重;再次要求学生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这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要求学生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这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2)树立大语文观,从生活中学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可以学到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从而丰富学生自己的语言,开阔自己的视野,启迪自己的思维。除了关注、思考社会生活外,还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语文素养。(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觉丰富自己。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决定它是一门丰富多彩、情理并茂的课程。要从生活中,从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体味语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语文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开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帮你丰富自己。在明确了以上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的三点之后,我们再进一步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课改的实践经验。
  1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让教育境界走向高远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1)同行合作观。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2)师生平等和谐观。什么是平等和谐教育?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对高中语文教育而言,“平等和谐”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內容,更是教育目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高中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民主养料必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从长远来说,民主平等教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所赋予高中语文教育的面向未来的使命—— 通过民主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民主素养,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3)全面评价观。有些人之所以将考试置于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因为现行的考试制度确实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同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目前,我国学校的考试制度,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均具有明显的选拔性,对学校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是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那就是,考试除了甄别与挺拔,还应该有其他诸多目标:一是将知识性的和能力性的目标都纳入考试范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通过某些特长测验发挥个体评价的导向、调控作用。三是注重学生成长过程评价,使用“成长记录手册”,实现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比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和选择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考试就要研究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以及在考试中的体现等。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学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终身学习观。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进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较强的开展教育科研和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②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往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③学习新技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等等。
  2 教学行为人本化,让个性和创意挥洒
  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1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具体做法为:(1)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不多,有些老师往往把学生读书当作一种摆设,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考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只能死记老师的分析,食而不化。(2)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的极好形式,也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1中《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本文写作目的:作者鲁迅先生从悼念刘和珍这个角度切入,写她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写她的“微笑、和蔼”,实际上是以一当十,塑造了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作者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他愤怒地控诉段祺瑞执政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流言,无比悲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在讲述完此文前提后让学生阅读全文,学生们在通读全文后会有感而发。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2 打通课内外,最大限度地拓展高中语文教学空间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课内获得,但课内不应是老师的“一统天下”,也不应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学生把生活的经验带进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趋于科学和完善,为此,我们要突破原有的语文教学格局,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赵娜.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6.
其他文献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第一部电信业的综合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1年11月,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通过论证,这标志着中国向"电子政府"迈出了重要一步
沟通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虽然财务人员与非财务人员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二者的沟通有难度,但是,通过角色转换、宣传解释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财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从根本上改善财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在市场层面,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尽管房价疯涨态势已被完全遏制,但萎缩的只是成交量,价格依然没有什么松动。
期刊
《证券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按照国际惯例由国家立法机构组织人力,在总结我国证券实践的基础上起草并颁布的法律,具有鲜明的特色.文章对其整体框架设计、立法技术采用和
中国已经加入WTO,广西农业经济在国内并无优势的情况下,又面临国际农业列强的冲击.怎样把挑战变成机遇?如何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文章认为:只有找准位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
文章对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文章结合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责任对象及定位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正】 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兴起了一种描写本国风俗民情的艺术,由于它最初创作灵感多来自歌舞伎座和吉原的花街柳巷,内容和角色又是一些白云苍狗似的欢乐
作文教学不是简单"写作"教学,它应当包含对学生进行听力培养、语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等,这四步应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只这四步做好,学生的写作就不再是难事了。
目的:建立露蜂房药材总氮含量的水杨酸-次氯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考察其不同产地、不同批次药材的总氮含量。方法:露蜂房经硫酸-过氧化氢消化后,用水杨酸-次氯酸钠显色,以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