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村级高楼”争议调查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还在建造中的世界村级第一高楼、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将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推向了舆论中心。
  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面子”还是“里子”?
  迪拜的摩天大楼引发的地产泡沫还没结束,华西村的摩天大楼又引来不少关注,而华西村大楼恰恰一定程度上参照了迪拜的大楼。
  走进华西村,远远就可看到这座被称作是“空中华西村”的大楼。在华西村中心村的西南角,和原先的华西村标志建筑——金塔呈对角线分布。按计划,这座总投资25亿元、高328米的大楼,将在明年6月试运行,10月正式投入使用。
  大楼已经初见规模——60层高的主楼已经封顶,蓝色的玻璃幕墙也已经敷设了一半,其效果已经呼之欲出了,三足鼎立,托起一个巨大的球体,还有5个空中花园,这些都已经有模有样了。“未来的顶层将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形餐厅,可供500人同时用餐,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旋转餐厅。”一位华西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如此介绍。
  昔日这个曾因建设五层文化大楼而被陈永贵振臂高呼“咱农民也能建大楼”的苏南小村庄内,这次显然要有更大的气度。然而,在这座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不断增高的过程中,华西村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有人认为,华西村是追求“面子”,建一座中国排名第八的高楼来彰显其作为“第一村”的地位;也有人担忧华西村的“里子”,目前华西村旗下的企业多集中在钢铁、纺织、有色等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这些较为落后的产能进行升级改造才是当务之急;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增大华西村和周边村民的差距,甚至“共同富裕”的模式会改变等等。
  一次城镇化意识的“交锋”
  “华西村只是走在前面而已”
  面对争议,华西村副书记孙海燕显得很淡定,“要说起来,华西村此前也遭遇了不少的争议。比如以前建金塔的时候,就有反对的声音。”“如果这座大楼建在上海、北京,会有这样的争议吗?”孙海燕突然反问道,“还是因为华西是农村,尽管是中国第一村”。
  在孙海燕看来,很多人都在说着农村要城镇化,但是当农村真正实现城镇化,甚至超越一些城市的时候,有些人就有点坐不住了,“其实以后这样的事情或许会很平常,在这方面,华西只是走在其他中国农村前面而已”。
  而对于城市化,老书记吴仁宝的说法或许更直接,“什么叫城市化?就是让城里的人,到农村来花钱,就是城市化”!
  而走在前面,也是华西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什么十年前,不建这样的大楼呢?因为十年前没有条件,不建是务实,是实事求是,但是有能力做而不做,则是对于自己和社会的不负责任。”“还有关键一点,这座大楼的建设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某些地方政府可以为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去好大喜功,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亏了,那也只能自己承担,我们做事情不用给别人看。”孙海燕最后说道。
  一项经济转型的探索
  “三产”在华西已“三分天下有其一”
  谈到大楼用途,孙海燕用当初的华西金塔举了个例子:“目前每年到华西村参观访问的游客达到200万左右,华西金塔的门票是20元,仅此一项的收益就很可观,而金塔当年仅仅是1个多亿的投资。如果‘新农村大楼’盖好之后,200万游客是基础的数字,大楼的效应带动游客数量上升到300万~500万也是有可能的,此外影视、观光、旅游、商务都会有很大的有形、无形收益。”
  孙海燕颇有点神秘地透露:“老书记曾经说过,‘华西应该是全社会的华西,全世界的华西。’如果全球化的公司能够入驻大楼设立办事处,那么将极大地提升华西人的视野。”对于这项听起来有点玄乎的事情,孙海燕颇为认真,“事情已在推动之中,一方面是华西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华西村的进出口贸易额在整个无锡地区排名第一,他们将联系相关的外贸机构、企业等入驻;另一方面,目前华西下属有十大公司,大约60~70家企业,对外有很多的业务往来,在周边地区,如江阴、张家港等地,有很多的办事机构,现在可以趁此机会,将此类机构请到大楼里来”。但是显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此孙海燕也不否认。
  现在的华西正在从传统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孙海燕表示,“成为一个区域的金融贸易中心,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在华西的收入当中已经占到三成以上了。三年内,华西旗下还将可能上市一家主营沪港澳三地贸易的公司”。
  一轮“公”“私”发展的反思
  华西村集体经济“味”最浓
  华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共同富裕的旗帜而出名,富裕程度已经众所周知,仅在2009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450亿元。
  登上高达98米的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的观景台,眼前的一片片别墅群可谓尽情张扬着华西人的幸福。在华西村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套别墅,两辆20万到30万的车子。事实上,这次引起争议的“新农村大楼”就是200个在华西村最富有的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来兴建的。然而在1961年建村时,华西人曾相当窘迫。那时年分配水平只有五六十元。
  除了富裕,华西村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集体经济”,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淡忘了。当你真正走进华西,会感受到这里是集体经济“味道”最浓的地方,甚至会产生一种“朝圣”的冲动。“集体经济”四个大字几乎出现在华西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门头当中。而走在华西村的村中长廊上,耳边回响着的《社会主义好》,都在提醒着到访者这里的不同。
  1978年的安徽小岗村,闯出一条土地承包的中国农村改革之路;华西村在当年则坚决地顶住了来自各方面分田单干的巨大压力,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三十年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村集体欠债数万元,而华西村的集体企业年产值已超过450亿元,净利润35亿元。
  就华西村来看,集体经济并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的那样低效,在某些情况下,集体经济可以胜过私有经济。西安邮电学院经管学院院长张鸿教授认为,集体经济内涵相当广阔,目前国外多见的合作经济就是集体经济的形式。关键要针对现实,作出适合自身条件的选择。
  一场“共同富裕”的理解之争
  “我们永远不会去均贫富”
  都说“共同富裕”,为何不能把该楼资金用于对周边村的帮扶?对于有观点担心,大楼会拉大华西中心村和周边村的差距时,孙海燕的话不多,但铿锵有力:“我们永远不会那样做。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均贫富,如果那样只会是一样穷。”
  从2001年开始,在合并了周边16个村后,华西村已经从以前0.9平方公里变成现在30平方公里的大华西,新并入的村子改称为华西一村、二村等。
  周边村民显然仍有落差感,而收入差距就是最为直接的因素。在华西村,周边村村民和中心村村民同样享有福利分配。只是在收入分配方面,中心村村民享有分红而周边村以及外来打工者一般没有。中心村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以每人2000元的本金入股,每年享受村办企业的利润分红。而后加入进来的周边村村民则没有股金。对于中心村村民来说,毕竟自己经历了几十年的打拼,也不愿简单地和后来者“一刀切”。
  对于华西周边村的村民来说,感觉到了巨大的差距,但相比以前,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改善。华西三村49岁的沙师傅,是一名司机。在他名下已经有一套别墅和一处公寓,“我和老伴现在住的是公寓,别墅买了还没装修,留着给儿子毕业回来住。没办法,我们这里现在都攀比,年轻人结婚都要有别墅”。沙师傅笑道。
  “当然跟中心村比也不合适,只不过,我们这些周边村待遇应该比外来务工人员要好一点吧!”或许这也道出了部分周边村村民的心思。
  一个发展模式的期待 农村能否克隆华西村?
  在很多报道当中,都将华西村的经验称为“华西模式”,很多到华西村考察的人也都会关心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华西村的经验能不能复制?就陕西的农村来看,能否克隆一个华西村呢?
  对此,华西村党委原副书记、华西钢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程先敏并不看好,“首先,大环境不一样,在华西周边有很强的工业、市场基础,在陕西的农村搞,谁来给你做配套呢?其次,在华西出口相对简单,然而在内地,想要出口就会很费劲;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化”。
  此前,吴仁宝曾说:“最好不要讲模式。”他“最怕模式”。他实际上也在告诫所有来华西学习的人:华西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在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卢山冰看来,华西的经验很难被大范围推广,毕竟华西村的成功有赖于诸多因素,其中一则是品行端正能力超群的“领袖”,另一则是良好的乡村自我组织文化,然而两者都很难得。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华西村仍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金饭碗”还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
  共同富裕的梦想仍是大家的期待。就“新农村大楼”来看,如果争论能够激发世人思考,实事求是地探索出“共同富裕”的道路,或许“新农村大楼”就不只是海拔上的世界农村第一高楼了!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分析并总结2010-7-1至2013-6-30我院分娩的产妇约4115例,其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有485例,485例中有57例经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的有48例,成功率为84.21%,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试产失败的急诊行剖宫产术。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如果没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部分孕妇是可以阴道试产的。  【关键
【摘 要】 目的:研究在体检中心应用健康体检路径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10-2014.10期间来我体检中心前来体检的人员中择选了400例体检者,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全部体检者进行随机分组,健康体检组和常规体检组,每组分别200例体检者。常规体检组通过常规方式体检,健康体检组通过健康体检路径实施体检。对比两组健康体检。结果:2组分别实施不同体检方式后,健康体检组体检质量良好率(94.50%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13-01  一直以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有效方法不多,死亡率高,是肝病界临床治疗的大难题。血浆置换是利用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将病人的带有许多毒素的血浆滤过,再输入健康的新鲜血浆,使许多重症病人病情得以控制,收到良好效果。我科自2000年开始采取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对80例慢性乙型重症
【摘要】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病例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照分析LC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项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腔镜组并发症者2例(5.41%),而开腹组并发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郑州市火车站异常繁忙,各个候车室挤满了人。人群中处处可见农民的身影,最容易辨认的是三四十岁的农民工;破旧、土气的衣着,大而笨拙的包袱,半躺在铺盖上的习惯,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来城市的目的及打工生活的艰苦。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很简单——养家糊口。  然而,在这群返乡大军中,却有一小部分人选择逆向而行,离开家乡,远赴异地,寻找梦想。21岁的农家小伙子李宝国就是其中之一。和父辈不
<正>~~
期刊
西部工业竞争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意识造成的。转变观念成为增强西部工业竞争能力的先决条件。观念转变某种程度上有赖于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且知识的高效、快速扩散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