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传统手工插秧种植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需求,我国水稻生产迫切需要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现有的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秧技术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制约机插水稻增产潜力。水稻钵体毯状苗机插技术,针对传统毯状苗机插存在的问题,通过钵体毯状秧苗,利用普通插秧机按钵精确取秧,实现钵苗机插,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和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能充分利用低位节分蘖,有效分蘖多,从而有利于实现高产,同时按钵苗定量取秧,取秧更准确,机插漏秧率低,机插苗丛间均匀一致,从而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实现机插高产高效。
一、技术要点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通过钵形毯状秧苗,适时移栽、群体调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配套,实现高产高效。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秧盘选择。采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水稻钵形毯状机插秧苗,根据插秧机型号选择适宜的秧盘。插秧机横向取秧次数有14次、16次、18次、20次和26次等多种,相对应钵形毯状苗盘横向行数就应为14行、16行、18行、20行和26行等。如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的五菱柳机2Z—430型插秧机横向取秧量为14次,固应选择横向14行的秧盘,久保田SPW——48C插秧机横向取秧次数为20次和26次,就应选择横向20行或横向26行的秧盘。为了培育更好、更壮的水稻秧苗,就应选用横向行数少的秧盘,也就是钵数少的秧盘,钵体数少的秧盘相应的钵体体积也就大些。
2、培育壮秧。秧龄要达到30天以上,叶龄在3.0—3.5叶,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12—18厘米、颈部粗壮、叶坚挺而色绿、均匀整齐,每个钵体播种4—5粒。
3、适时机插。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qC时开始移栽,秧龄应在3.5—4.5叶,摆栽时间应在5月25日前结束,不插6月秧。穴距可根据作物品种、土壤条件和插秧时间而定,一般规格为9寸×4寸,9×6寸;每穴为一个钵体苗。插秧时灌寸水,也就是花达水,便于返青、活棵,插秧深度在1.5厘米为好,最深不超过2厘米,机插漏秧率应低于5%。
4、本田管理。本田管理包括水的管理、施肥和病虫杂草防治等。水管理:插秧后灌好4—5厘米深扶苗水,返青到6月25日左右灌水3厘米,6月30日左右排水晒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再灌水3—5厘米。7月15日左右加深水层到10—15厘米,抽穗后20天灌水3厘米。然后进行间歇灌水。8月30日左右(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早排水。施肥:尿素200—250公斤,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农肥、磷肥全量做底肥,结合耙地一次施入;硫酸钾50%做基肥,50%做穗肥(倒3叶期);尿素30%做基肥,40%做蘖肥(6叶前、7叶末至叶初分两次等量施入),30%做穗肥(倒3叶期、倒1叶期分两次等量施入)。除草?:封闭灭草可在泡田期公顷用12%农思它乳油3—3.75L甩施灭草,也可在摆栽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每公顷1.5L加草克星150—225g灭草。防治病虫?: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测报。稻瘟病可用40%的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公顷用1.5kg对水200kg进行喷雾;负泥虫可用2.5%敌杀死乳油,公顷0.5kg对水500—1000倍液喷雾或人工扫除;潜叶蝇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0.5———0.75kg,对水500倍液喷雾。
二、增产效果
利用水稻钵形毯状秧苗实现水稻钵苗机插,与普通毯状秧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机插伤秧伤根率低、机插秧苗均匀、漏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等优点。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显著,比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增产近10%。
三、应用前景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传统平盘育苗机插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项技术改变了传统平盘育苗方式,变平盘为机插钵盘,从根本上缓解了我省水田产区低温、无霜期短、返青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育出的苗是纯钵苗,具有抛秧苗同样的素质,采用水稻钵苗机械化栽植作业,生产效率高,适时插秧,根系發达,不缓苗,抢积温,不损伤秧苗,分蘖早且有效分蘖多,成穗率高,成熟度好,增产增收,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农机站)
一、技术要点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通过钵形毯状秧苗,适时移栽、群体调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配套,实现高产高效。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秧盘选择。采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水稻钵形毯状机插秧苗,根据插秧机型号选择适宜的秧盘。插秧机横向取秧次数有14次、16次、18次、20次和26次等多种,相对应钵形毯状苗盘横向行数就应为14行、16行、18行、20行和26行等。如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生产的五菱柳机2Z—430型插秧机横向取秧量为14次,固应选择横向14行的秧盘,久保田SPW——48C插秧机横向取秧次数为20次和26次,就应选择横向20行或横向26行的秧盘。为了培育更好、更壮的水稻秧苗,就应选用横向行数少的秧盘,也就是钵数少的秧盘,钵体数少的秧盘相应的钵体体积也就大些。
2、培育壮秧。秧龄要达到30天以上,叶龄在3.0—3.5叶,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12—18厘米、颈部粗壮、叶坚挺而色绿、均匀整齐,每个钵体播种4—5粒。
3、适时机插。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qC时开始移栽,秧龄应在3.5—4.5叶,摆栽时间应在5月25日前结束,不插6月秧。穴距可根据作物品种、土壤条件和插秧时间而定,一般规格为9寸×4寸,9×6寸;每穴为一个钵体苗。插秧时灌寸水,也就是花达水,便于返青、活棵,插秧深度在1.5厘米为好,最深不超过2厘米,机插漏秧率应低于5%。
4、本田管理。本田管理包括水的管理、施肥和病虫杂草防治等。水管理:插秧后灌好4—5厘米深扶苗水,返青到6月25日左右灌水3厘米,6月30日左右排水晒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再灌水3—5厘米。7月15日左右加深水层到10—15厘米,抽穗后20天灌水3厘米。然后进行间歇灌水。8月30日左右(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适当早排水。施肥:尿素200—250公斤,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斤。农肥、磷肥全量做底肥,结合耙地一次施入;硫酸钾50%做基肥,50%做穗肥(倒3叶期);尿素30%做基肥,40%做蘖肥(6叶前、7叶末至叶初分两次等量施入),30%做穗肥(倒3叶期、倒1叶期分两次等量施入)。除草?:封闭灭草可在泡田期公顷用12%农思它乳油3—3.75L甩施灭草,也可在摆栽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每公顷1.5L加草克星150—225g灭草。防治病虫?: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测报。稻瘟病可用40%的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公顷用1.5kg对水200kg进行喷雾;负泥虫可用2.5%敌杀死乳油,公顷0.5kg对水500—1000倍液喷雾或人工扫除;潜叶蝇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0.5———0.75kg,对水500倍液喷雾。
二、增产效果
利用水稻钵形毯状秧苗实现水稻钵苗机插,与普通毯状秧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机插伤秧伤根率低、机插秧苗均匀、漏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等优点。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显著,比传统平盘毯状秧苗机插增产近10%。
三、应用前景
水稻钵体育苗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传统平盘育苗机插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项技术改变了传统平盘育苗方式,变平盘为机插钵盘,从根本上缓解了我省水田产区低温、无霜期短、返青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育出的苗是纯钵苗,具有抛秧苗同样的素质,采用水稻钵苗机械化栽植作业,生产效率高,适时插秧,根系發达,不缓苗,抢积温,不损伤秧苗,分蘖早且有效分蘖多,成穗率高,成熟度好,增产增收,深受广大稻农的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单位:158300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