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袁可嘉译)
  叶芝这首作于1893年的《当你老了》,语言简明质朴,但情感丰富真切,100多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事实上,叶芝对当代作家影响之深远,或许与莎士比亚不相上下。出生一个半世纪后,他依然塑造着英语语言。
  对威廉·巴特勒·叶芝在英语文学中曾经并依然占据的重要地位,再多的赞誉也不为过。
  “叶芝的重要性,与莎士比亚、琼森或狄金森等同,”评论家、诗人詹姆斯·朗根巴赫说,“我们对英语作为媒介将思想付诸笔端这一过程的理解,与他密不可分。”从钦努阿·阿契贝到琼·狄迪恩,作家们为自己的作品觅得达情切意的完美书名——《瓦解》和《向伯利恒跋涉》——均出自叶芝的经典名句。T. S. 艾略特认为叶芝属于“少数人之一,他们的履历便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他们是时代意识的一部分,没有他们便无从理解那个时代”。
  1865年6月13日,叶芝出生于爱尔兰,在伦敦长大,深受其画家父亲波希米亚文化圈的影响,是一位写了半个世纪十四行诗的传统主义者。对英语语言形式、爱尔兰文学和凯尔特神话的积累——部分习自他在母亲的故乡,爱尔兰西部斯莱戈郡度过的盛夏——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如果止步于19世纪末,他的成就将限于一部充满乡愁的田园诗集;但幸运的是,他并未就此搁笔,因为他在20世纪的创作帮助引领了现代主义的形成,并且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以此来理解现代的恐怖与美丽。正是这一贡献,至今仍能获得诗人们的共鸣。
  一个世纪前,叶芝的诗歌创作被他口中“愈发暴虐的世界”永久地扰乱了。在《1916年复活节》这首诗中,他描绘了爱尔兰复活节起义,他的一些熟人在起义中被行刑队处决。他一一写下殉道者们的形象,并以标志性的诗句“一种恐怖的美已然诞生”作结。
  在写于1919年、发表于1921年的《第二次降临》中,他继续流露出这样的倾向。这首诗是有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爱尔兰内战而作。“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W. H. 奥登在1939年的《悼念叶芝》中写道。
  “现实与正义”
  像所有伟大艺术一样,叶芝的诗作在每一代人中都焕发出新的光彩——与他共鸣尤其强烈的,是被战火与争端所煎熬的诗人们。“他关心政治,牵挂祖国,憂心祖国为自由付出的代价,还有为祖国独立而牺牲的人们。”诗人特丝·加拉格尔说,她初读叶芝是在越南战争期间。
  诗人霍诺·摩尔认为,在纷争不断的1968年阅读《第二次降临》,会对它产生全新的理解。“他在一战后不久写了这首诗(并不知道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她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我和其他很多当时20岁出头的人,读到这两行一针见血的诗句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好人缺乏信念,坏人却狂热到极点。’一头无法描绘的可怕野兽,它的‘目光像烈日般空洞无情’。”
叶芝早期浪漫主义诗作中的思乡怀旧之情来自他对斯莱戈郡的记忆,这条路曾是他一首诗的灵感来源

  叶芝曾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将现实与正义把握在一念之间”,诗人汤姆·斯莱说,他以在黎巴嫩、索马里、伊拉克和利比亚当记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新诗集《Z车站》,“读过那样的观点,再以它来看待伊拉克这些国家发生的不容置疑的事实,它便能帮你抵御一切情感上的无病呻吟。”
  混沌中的秩序
  叶芝直面人类的悲剧,但流传不朽的不仅是他的诗歌题材,还有体裁。
  “(他)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诗人,”出生于都柏林的诗人伊文·博兰说,她在斯坦福大学指导创意写作课程,“叶芝对20世纪抒情诗影响重大。他拓展了诗节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其晚期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他赋予抒情诗全新的面貌——在19世纪末,抒情诗本是矫揉造作、多愁善感的。”
  “对任何读诗写诗的人来说,叶芝留下的主要遗产和榜样,”博兰说,“就是他晚期作品中执着的人性的证明。”——带来这一改变的原因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人生,以及一个简单的事实:他老了。“作为一位在早期诗作中歌颂过英勇与力量的诗人,这个转变在其晚期作品里形成了一条惊人的生长曲线。在此过程中,它创作出一种全新的抒情诗:硬朗坚韧,扣人心弦,令人信服。”
  诗人、评论家、哈佛教授斯蒂芬·伯特认为,即使在今天,叶芝也是诗人们的良好榜样,“他的榜样作用体现在许多看似矛盾之处——是通往神话的路标,也是苦修技艺的楷模;既关注天下大事,又珍惜私人生活;某些方面怀旧复古,某些方面超越时代。”
  泽被后世
  叶芝影响着当今每一位用英语创作的诗人,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种影响,诗人、评论家詹姆斯·朗根巴赫说。“叶芝相当于将抒情诗重塑成了过去一个世纪里我们所熟知的样子。他将数百年来一直较为小众而矜持的场面诗——为婚礼、诞生、加冕或葬礼而作的诗——转化为我们语言中最严肃、最核心的一类诗歌体裁。”朗根巴赫认为,这种影响“在看似风格各异的诗人们身上均有体现,如弗兰克·奥哈拉、谢默斯·希尼、伊丽莎白·毕肖普、苏珊·豪”。
叶芝于1939年逝世于法国,并安葬于此,但九年后他的遗体被迁葬斯莱戈郡,那里同时也是叶芝纪念馆的所在地

  创作《Z车站》时,汤姆·斯莱曾在叶芝身上寻找灵感。“(他给了我)实用的写作建议,像‘如今我修改旧作只为追求更加热情奔放的句法’。你只需看看他19世纪90年代写的那些东西——‘红玫瑰,骄傲的玫瑰,我一生悲哀的玫瑰’里那种柔情——再对比一下《疯珍妮组诗》。你能看出诗中的‘音律’是怎样从修辞的音律转变为言语的音律,看出这音律出自思想的压力而非氛围的诱导。”他的注意力从环境转移到人——哪怕在关注外部事件的同时,他也会审视内心,寻找复杂的动机。可能正是那种他存在于你脑海之中、渗入你自身思想的感觉,使得许多当代诗人与他建立了强大而紧密的联系,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仍能激发今人的灵感。“很少有诗人能给予重读、重听他诗歌的人如此丰富的收获。”斯蒂芬·伯特说。“他的诗至今读来仍如此美妙,我觉得真是个奇迹,”特丝·加拉格尔说,“情感充沛,玄妙莫测,使人得以畅饮唯有这位伟大诗人才能在冥想中发现的神秘力量。”
其他文献
我打开房门进入玄关,叹了口气。“哎,妈妈今天又来了啊!”  鞋柜上的插花焕然一新。早上出门的时候已经发蔫的绣球花,现在却变成了百合。毋庸置疑,鞋柜擦拭得一尘不染,装饰墙缝隙里的积尘也被打扫得一干二净。  不仅仅是玄关,客厅、卧室甚至孩子的房间也肯定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瞟了一眼厨房,没有看到妻子澄子,但发现早上还脏兮兮的水盆、沾满溢出物的煤气灶台已擦洗得闪闪发光。尽管看着干净的厨房心情很愉快,但是我却
直面中国式父子关系,《了不起的老爸》有点“了不起”。  了不起的老爸  意外与明天,不知哪个先来,面对上天发的一手烂牌,如何才能打赢生活?电影《了不起的老爸》通过对“命运”持有不同态度的一对单亲家庭父子,讲述了一个用爱向阳而生的故事:一个患有先天疾病却怀有“马拉松梦”的少年肖尔东,一个固执逼迫儿子预习“盲人生活”的出租车司机父亲肖大明,互不理解的父子俩,却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互换身份”,并肩站在起
特工本杰明·特林端着两杯咖啡走进审讯室,把其中一杯放在嫌疑犯查尔斯·亚瑟·格罗根面前的桌子上。  特林说:“约翰逊特工告诉我,你改变主意了。顺便说一句,我们在录像,”他指着天花板上的摄像头说道,“我们稍后会做一份正式笔录。”  格罗根点点头,“所以如果我配合的话,你们就只会指控我持有武器?不指控抢劫银行?”  “对,你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你所知道的有关莎琳·博蒙特的一切。”  “说定了。从哪里开始呢?
由于破解“西塔潘猜想”和其他数学方面的贡献,22岁的刘路成为最年轻教授。在很多人惊叹他是“数学奇才”时,刘路过去的高中班主任却这样说:刘路只是一个个性很强的普通男生。    成绩不稳定的中等生  刘路是个普通孩子,成绩并不优秀,他考上高中那一届,全校招收600人,他排名500多。可是,就是这个中等“偏后”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中数学越学越难,同学们见了“题海”都叹气,他
一哥:   我每天回家都路过一个标语牌,硕大的“诚实守信”印在了眼里,也装在了心里。很多大人拉着小朋友路过这个牌子时还会教育两句:“一定要做一个说话算数的孩子。”难道墙上的标语是只用来教育孩子们的吗?大人们是这个世界的特殊群体吗?特殊到可以不用遵守诚实守信,因为他们忙、他们忘了、他们很辛苦。我今年5年级了,已经数不清被大人们“骗”了几次。妈妈答应过我期末考到全班前五名,就不强迫我再去补习班,结果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主角跟小叮当一样随手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碎银子——“小二,来3斤羊肉,一壶好酒”,可古人的袖子真的能裝碎银子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下当时的衣服是怎么回事。众所周知,汉族人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到清朝入关前都是穿着汉服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服也凭实力证明了什么叫作大气端庄、风流灵巧。但这么美丽的衣服究竟有没有口袋呢?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  汉
BBC记者马丁·弗莱彻在中越边境看到过被从木箱里放出来的穿山甲,“蜷缩起来的穿山甲像一个棕色的球,大小跟冰壶差不多。这些球缓慢展开后,露出两只草莓般的小眼睛、长长的鼻子、一条更长的尾巴、粉红色的肚皮”。穿山甲的英文名Pangolin源于马来西亚语中的Peng-goling,意思就是“卷曲的物体”。它们在遇到危险时,会把身体蜷缩成球状保护自己。它们的尾巴非常有力,可以用尾巴把自己倒挂在树枝上,还会用
一粒饱满的大豆,富含40%蛋白质和20%脂肪,其蛋白质的含量是猪肉、鸡蛋的3倍,所以大豆也被誉为“植物肉”。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豆腐、豆浆、酱油、豆豉、大豆油等,都是用大豆制作而成,五千年来,大豆一直是中国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也是璀璨的中华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悠久的种植历史  无论是种植历史,还是社会价值,大豆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明,其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的时代。  到了
影子去散步  撞到  大樹、石头  也不哭  影子去买水果  到了商店  不付钱  直接把水果  吞进肚子里  影子去上学  不交作业  老师也不罚站  真是怪怪的影子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那可能大家玩的是简单模式,而我从一出生就是‘地狱困难模式’。”  科学类脑力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第八季开播后,18岁的选手孙叶 一亮相就备受关注。尽管他强调“我把自己看作常人,也希望大家把我看作常人”,但他那句“用勇气去改变所有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去接受所有不可以改变的事情”还是让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孙叶 在《最强大脑》亮相的那一刻,就让观众心疼:一个斯文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