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兼具自恋和谦卑特质与组织双元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实现双元性——平衡探索和利用行为——对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挑战:既不能过度利用已有技术和能力,避免陷入成功陷阱;也不能过度探索全新领域,避免陷入失败陷阱,而是要兼顾两类行为、均衡投入、不偏不倚。作为企业最重要的领导者,CEO的人格特质对此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已有双元性文献和有关CEO自恋、谦卑特质的研究均忽略了这个问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悖论理论,本文探究兼具自恋和谦卑特质的CEO在实现组织双元性中的作用及其条件,从CEO个体差异视角给出实现双元平衡的新解释。研究发现:(1)经由自我调节,CEO兼具看似矛盾的自恋和谦卑特质,二者取长补短、相互校正,促进探索和利用行为的平衡;(2)高管团队多样性和企业环境动态性会破坏CEO自我调节过程进而抑制CEO双重特质的作用,是上述关系的理论边界。来自江苏省128家企业的588位高管人员的现场问卷调查支持了上述观点。本文拓展了组织双元性的前因研究,丰富了CEO自恋和谦卑特质的战略领导力文献,也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分析了“当代西方文论”的缺陷,准确地说,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前后在美国发展的文论((1))。这种文论号称“法国理论”,由20世纪60至70年代法国哲学(福柯、德勒兹、德里达、利奥塔)论著节选发展而来。实际上,西方文论的景观极其复杂,基于国别和研究领域不同而纷繁变化、演进发展。张江指责主要运用于美国“文化研究”中“法国理论”的强制阐释。
生涯适应力作为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概念,已经被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对个体职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生涯建构理论构建了生涯适应力影响职业成功的概念模型,认为工作形塑是生涯适应力和主观职业成功之间的关键中介,组织支持感可能负向调节生涯适应力和工作形塑之间的正向关系。之后,本研究以A银行和B证券公司的374名处于初级管理岗位的员工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对主观职业成功有正向影响;(2)生涯适应力对工作形塑有正向影响,并且工作形塑在生涯适应力和主观职业成功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徐祯卿《谈艺录》有两个主旨,一是为诗歌确立"准的",主要针对受陆机诗学传统影响的吴中诗风提出批评,欲将创作引上以先秦汉魏诗歌为目标的复古之路;二是肯定诗歌的抒情功能,强调诗歌创作是诗人以情遣词的精神活动。这构成徐祯卿诗学思想的复古与抒情双重协奏。他的主张与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不谋而合,这是两人结成文学同盟的基础。后人提出徐祯卿受北方文学影响虽有一定道理,然而又忽视徐祯卿本人文学思想前后的连贯性,且夸大李梦阳对他的影响。本文以《谈艺录》为探讨对象,分析徐祯卿的诗歌史观和诗源说,并对徐祯卿与李梦阳、吴中诗风的关系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为世界经济的繁荣昌盛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是基于数以百万计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创新。为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所形成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学科体系,共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如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实践管理创新,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主办,贵州财经大学工商学院承办的“中国管理学发展四十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8年年会于2018年10月12-14日在贵州
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获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境界与文化》、《哲学导论》、《天人之
期刊
多元化经营在现实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也吸引了大量研究探寻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企业本身多元化经营,忽略了控股股东因素,从而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不同于已有文献,基于手工搜集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控股股东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首先,控股股东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说明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作为其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其次,从影响机制上看,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权益在其总资产中份额越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传统宽松货币政策下“掀起巨浪、普托众船”的总量调控模式已不再适用。定向降准能否挑起重担,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尚未得证。本文以企业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促进企业信贷融资,提升企业信贷质量以及规避信贷风险三个层面分析定向降准的微观效应,结果表明定向降准之后农业企业的信贷融资较非农企业有显著增加。为了减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带来的坏账损失,商业银行会相机地将信贷资源投向高质量、低风险的农业企业,而低质量、高风险农业企业难以获得定向降准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