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青,香港诗坛的“西哈努克”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学
犁青(1933—2017年)生于福建安溪,原名李福源,14岁到香港谋生,后到印尼发展,最后定居香港。他11岁开始写诗,出版诗集《苦难的侨村》《瓜红时节》《翡翠带上的歌声》《犁青山水》《台湾诗情》等30多部,驰名海内外文坛。他赤手空拳创立了玛雅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印尼著名的企业集团之一。

  我和犁青交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他创办了《文学世界》杂志,在香港广泛向中文作家约稿,我也收到他从香港寄来的约稿信。1990年,福州市第一家民营书店——树人书店发起首届海峡两岸征文大赛,邀请席慕蓉、舒婷、罗兰和我担任评委。书店负责人郑忠贵希望我在香港再找一位评委,我去信征询犁青的意见,他虽是诗坛前辈,也欣然首肯和我们一起并列评委。那是一次愉快的合作,数万人应征投稿,两岸以及香港的重要报刊都报道了这一活动。

你來青春就来


  和犁青初次见面是在1991年,地点是广东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的故乡,我们一起出席在此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会议期间,诗人纷纷登台朗诵新作,笑意吟吟的犁青也朗诵了《我等你来,你来青春就来——写在梅花绢上》:“我在冰海雪原,/寻找一片初绽的绿叶。/我在火海热滩/寻找一朵初绽的花蕾。/我听到你踏着雪撬前来,/我看到你呛着硝烟前来,/我等着你来,你来青春就来!/我接你来,你来爱情就来!”他声情并茂,博得一片喝彩。
  我早已听说犁青的多重身份:他是11岁写诗20岁成名的诗人,每次北京开作代会,海外特邀代表名单里总有他;他又是少小离乡旅居海外的爱国侨商,跨国企业集团的董事长;他还是左翼同志,1959年和1985年,两次作为特邀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大典。可是我更愿意把他当作乡亲,在他的交谈举止里,我看到闽南山民的朴实和坚韧。
  犁青出生于著名的铁观音之乡福建安溪。和许多闽南山民一样,他的父母年轻时便出洋谋生,幼年的他只能与失明的祖母相依为命。7岁时,犁青被过继给邻家,在饥饿中挣扎,在流浪中长大,走过厦门、上海多地,搬运、打鱼、种瓜什么活都干过。但他没被贫困压倒,小学五年级开始半工半读,在《安溪民报》做校对,又兼学校图书管理员。12岁时,他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胸脯》:“田野,是母亲的胸脯,麦浪波荡着;田野,做着健康的呼吸,我的血汗流在田野上。在大地的胸脯上,我们吸吮着香甜的乳汁;于是,我们健康活着,一代又一代……”
  在翠亨村,他带来当期的《文学世界》,指着上面我发表的散文《知青旧事》说:“很喜欢这一段:‘歌手把生活的沉重,挤压成‘哦呜’一声长啸,这是山歌必有的过门前奏……那歌有时疲惫、凄婉,如同山下汩汩的小溪千百年如泣如诉;有时欢快调情,引动一片嘘声和笑声……”他说,他爱诗写诗也全得益于家乡的童谣、山歌的哺育。

在港岛诗情大发


  1994年,我在香港访学,犁青约我出来相聚,这是他的一贯作风。大陆到港的文人很多,不管谁来,他一定费时费力还破费,尽地主之谊。记得那天我们约在告士打路,见他不带司机独自步行而来,我有些惊讶。后来,他告诉我,他想陪我在街上走走。
  他找了家餐厅,我们一边用餐一边慢慢聊。我说此次来港要研究香港文学,他也热心告诉我许多香港文坛掌故。他14岁就漂洋过海来到香港,先后从事货仓管理、渔船作业等工作,也当过小学教师。当时,受到一批著名文学家的影响,他参加文艺通讯社并任诗歌组长,与诗人沙鸥、吕剑等结交,发表了2000行的长诗《苦难的侨村》及短诗集《瓜红时节》等。后来,他去了印尼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频繁来往于香港、澳洲、美国和加拿大,最后把生意交给孩子,选定了香港落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1984年得知中英联合声明发表,香港将回归祖国。
犁青创办的《文学世界》杂志(左)。1994年,犁青(右)、李晃、舒婷参加首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右)。

  定居香港后,犁青诗情大发,1986年、1987年两年创作了11首关于香港的诗歌。我对此大感兴趣,请他念几首。他念了一首写内地向香港输送饮用水的诗:“东江清澈的水流,通过一节节大脉管输送来慈母的乳汁。”他还念了一首咏香港宋城的。宋城是建于香港九龙的一个景点,那里曾上演宋王朝最后的悲壮,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蹈海殉国后,成千上万流散在珠江口外海一带的南宋军民不愿忍受异族统治,逃到附近荒无人烟的半岛和岛屿上,这其中就有今天的九龙和港岛,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里提到的零丁洋就是香港的近海。我们说,港人若吟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应该别有一番感慨吧。后来,我在北京的《诗刊》杂志上读到犁青写香港的诗,那是一首长诗,他把过去香港的小渔村和现今的大商港对比,写出香港的进步,也写出发展中的残酷和诡异,主基调是对即将回归的香港前景的喜悦和憧憬。
  对祖国统一的殷殷期盼,是犁青诗情的源泉,不久他到了台湾,写出《看半屏山》:“太阳被劈成一半,/月亮被削成一半,/红血是泪,已干,/冷泉是泪,已干,/无法团圆……”

  犁青是从闽南大山走出的诗人,脱胎于山亦附体于山。山色和山歌,点滴渗入他的人格内里,造就了他厚重安详,刚劲且内敛,有棱有角的品性。

石不能言最可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这诗句,诗人艾青以“泪”著称。与之相反,犁青令诗坛记忆深刻的是他的“笑”。诗人牛汉说,犁青不是个精明的人、活跃的人,甚至不是个美丽的人,但他非常诚恳、亲切。我深有同感,犁青的身材、相貌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有几分相似,尤其那亲切的微笑,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团团的笑脸显出团团的温暖。有诗写犁青:“江湖上的传言并没有错,他的确是面团团/相士说这样的人是富家翁,如假包换/跟他握手,连心都受到温暖/把他的笑搜集起来,能溶解远古的冰川。”受此鼓励,犁青也出版了一本《犁青的微笑》,题记写道:“我长得不美丽。但是,笑是我的商标/ 把苦海熬煮为蜜汁,溢满一脸的笑/……哦,我说我要——笑尽风流/今生笑不够来生再歡笑。”
  诗人们记住他的笑容,更不会忘记他笑容背后的善意与数十年的付出。他自费创办《文学世界》杂志,在《刊前语》中这样写道:“这是中国文学的窗口,是海峡两岸以及世界华文文学交流融汇的港湾,是世界华人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纽带,是一个站一座桥一道绮丽的彩虹。”
  不久,他创办“文学世界联谊会”,成立“亚洲太平洋华文文学家协会”,发起“台湾及海外华人精英列传”征文,多次发起召开世界性的华人诗人会议、座谈会,主编《诗世界》杂志。他出任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诗世界社和当代诗坛社社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执行主席。他不但极力扶植中文作家,也努力把中国诗歌推向世界,许多世界性诗歌活动,犁青常是中国代表,被称为“中国诗歌的微笑大使”。1995年,犁青荣获“国际金桂冠诗人”称号和“希腊诗神飞马奖”。
犁青作品《科索沃,血色的春天》《犁青的微笑》。

  他一直活跃在世界诗坛,最忙的时候,一天走了4个国家,许多诗都是在飞机上写成的,他的诗常写在机票上,或者是记在旅途的餐巾纸上。出版有诗集《犁青山水》《犁青的微笑》《石头》《犁青的诗》《科索沃,血色的春天》《台湾诗情》等30多本,且被译为英、法、德、俄、西班牙、瑞典、罗马尼亚等多国的文字出版。
  我后来和他少有联系,但有机会总要探询,5年前有次问起他身边的香港朋友,他们说他身体尚可,就是听力不行,戴着助听器也只能勉强交流了,他在赶写《香港文学史》,但又不小心摔倒,工作又搁置了。两年前他走了,比起他大张旗鼓的推进诗歌,他的丧葬显得非常低调。许多朋友,包括一些与他来往密切的诗人、教授都在他去世几周后才得知。
  古诗云:石不能言最可人。意思是石虽坚实朴拙亦通灵助人。以此观照犁青,此言不虚!
  犁青是从闽南大山走出来的诗人,脱胎于山亦附体于山。山色和山歌,点滴渗入了他的人格内里,造就了他厚重安详,刚劲且内敛,有棱有角的品性。他喜欢山歌,喜欢写石头(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石头》),硁硁磊磊全渗入诗作中,他的笔墨平和清新,笃实敦厚而又饱满雄劲,崚嶒与坚毅成为诗里常见的意象。走笔至此,眺望窗外连绵不绝的闽南峰岭,我不觉想到,吾乡闽南之所以乡贤辈出,因为有嶙峋的山石塑造了他们嶙峋志业与仁爱风骨;因为有层层山影相伴,即便他们自峰岭走出,依然能以他们伟岸如巨岩的身姿风采辉耀诗坛、荣耀神州。
其他文献
大家对这样的场景一定并不陌生,在很多人的眼中,热水就是万能膏药,哪痛贴哪。   在中国的饮食习惯里,喝热水是一项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惯例。早晨起床第一件事要喝杯热水,吃饭之前要喝杯热水,开会间隙要去倒杯热水,头疼脑热时要来杯热水……   但事实上,除了中国,很少有国家有喝热水的习惯。在国外很多人来看,热水是用来泡茶、泡咖啡的,为什么要直接喝?   但其实,古代百姓的日常饮水是冷水,中国人养成喝热
二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法国马赛港湾。深夜,一名士兵巡查时,突然看到一个黑色的物体正慢慢地向舰体漂来——一枚水雷。士兵惶恐地将情况向舰长杰克报告,并发出了戒备信号。很快,全舰700名官兵聚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提议,场面乱作一团。  杰克大声喝令道:“大家不要慌,逐个发表意见。”有人提议赶紧起锚走,被否决了,因为大家担心船速加快可能导致水雷加速靠近;有人提议用枪炮引爆水雷,也被否决了,因
陆建新  1982年10月,18岁的陆建新站在罗湖火车站的出站口,心中一阵失望:这就是紧邻“东方明珠”香港的深圳特区?  他是被同事的一封信吸引来的。那封信里描绘了深圳经济特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同事说那儿要建设50层的“中国第一高楼”,而陆建新当时见过的最高楼只有5层。为了参与这项让自己想想就心潮澎湃的建设,他毫不犹豫地从湖北荆门挤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然而走出罗湖火车站时,陆建新看到的是一片
正如作者林奕含所言,这个故事用简单又残忍的两三句话就可以讲完:有一个老师,常年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故事的名字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小说在台湾出版两个月后,作者林奕含在家中自杀。  故事不忍卒读,其中既无初恋,更无乐园。主人公房思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少女,家中书柜摆满了小说和名著。13岁那年的教师节,她照例去楼上李国华老师家补习作文,老师强暴了她。因为耻辱感,她被一步步拖向黑洞,小旅馆和老师的
2021年4月上旬,长沙下起春雨,有一丝凉意,吴正荣从热腾腾的面包店里出来迎接刚下班的杜雪慧。(本刊记者 陈霖/摄)  过去一年,德国人吴正荣很少用手机。去年央视报道了他和妻子杜雪慧开的“聋人面包店”吧赫西点后,总有人给他打电话订面包或询问情况。他白天都泡在后厨揉面团、盯烤箱,一接完电话就得洗手消毒。他觉得这打断了制作过程,无法专注,便把手机放一边。  回到19年前,吴正荣和杜雪慧了解到湖南长沙的
崔娃·诺亚 1984年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是喜剧演员、作家、制片人,也是美国深夜政治脱口秀《每日秀》的主持人,被《好莱坞记者报》评为“纽约媒体界35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入选《时代》周刊“2017年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6月17日,一名记者在白宫问总统特朗普如何处理墨西哥移民。特朗普先是停顿几秒,然后从西装内衬里掏出一张对半折叠的纸,高举着它对记者说:“看见了吗?这是我处理墨西哥移民
11月25日,歼—15舰载机在航母成功完成起降训练,负责该机研发的沈飞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还没还得及好好庆祝,一个噩耗就传来——他们的董事长、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脏病去世。  下舰时只有握手的力气  对于罗阳的离世,与他一起工作过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褚晓文至今仍很悲痛。他语调低沉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18号他上舰时,我们就在一起工作,20号我提前下舰,
李荣浩  男团选秀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的赛程已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音乐人李荣浩是这个节目的嘉宾导师之一,专门负责“Vocal”(声乐)部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做男团选秀节目的导师。  《环球人物》记者见到李荣浩的这一天,他一直忙于节目中学员培训部分的录制。开始采访时,已经是晚上9点。李荣浩穿着一身休闲装走进采访间。忙了一天,他还没有吃晚饭,但依然打趣说:“前一段吃太多了,一天吃四五顿。”虽是第一
有一种人的内心有一个锐感的诗心,像是一池春水,你只要向它投下一块石头,不需要多,只要打在水的中心,它水波一延荡,一震动,也就是摇荡性情,性情摇荡的时候,自然就把它的境界推广了。李后主属于主观诗人,主观诗人不必多阅世,他虽然没有到各种阶层去生活过,但他所经历的国破家亡的悲剧,如同一块巨石,打在他敏锐的诗人心灵中,他一下子就扩散出了这么深沉,悠远,把整个生命的悲哀都表达出来的意境。还有,王国维说后主之
前不久,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下文简称茅奖)揭晓,5部最终获奖作品分别是《人世间》(作者梁晓声)、《牵风记》(作者徐怀中)、《北上》(作者徐则臣)、《主角》(作者陈彦)和《应物兄》(作者李洱)。获奖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本届茅奖最受评委青睐的作品。  获奖为《人世间》增加了关注,但是否能明显增加销量,不容乐观。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梁晓声并未对《人世间》的销量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