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我正充满激情地指导学生朗读老奶奶写在纸条的“我为你骄傲。”这句话:“孩子们,让我们变无声为有声,想象此时老奶奶的表情,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在场的听课老师也沉醉在小朋友们充满激情的朗读声中。可是,在课堂的一角总有一双异样的眼光在盯着我。一个名叫江镇池的小朋友口中一直在嘀咕着什么,而且坐姿也显得不自然。我心里暗暗祈祷:在这种公开场合中,小江同志千万别添乱。我轻轻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头想提醒他,他却以为我请他发言,急切地说道:“不是说骄傲使人落后吗?谦虚才使人进步呀!”小江的声音让课堂卡住了。我马上意识到这和我的本意不同,也和我课前的预设不同。我也意识到此问题非解决不可。难道我要告诉学生这里的“骄傲”不是“谦虚”的反义词吗?怎么办?对,就“引”吧!于是我又将问题“奶奶说的‘我为你骄傲’是什么意思呢?”抛给学生讨论。我自己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的同时,思考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希望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后寻找其中的合理性,不让预设困住自己的思维。学生讨论后,其中一学生回答说:“我为你骄傲的意思是我为你自豪。”另一生抢着说:“我为你骄傲是我为你高兴的意思。”……这样的回答,看似可以了,但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奶奶她为什么感到骄傲?”问题一出。教室又像炸开了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奶奶为我的诚实而骄傲。”
  “奶奶为我的知错就改而骄傲。”
  “奶奶为我的进步而骄傲。”
  这一“引”,“引”出了一片新天地,“引”出了一次“无法预约的精彩”。
  师:“那么是谁教会我诚实、敢于承担错误的呢?”
  生:“是奶奶。”
  师:“是奶奶直接告诉我的吗?”
  生:“不,是奶奶用‘微笑’向我传达的。”
  师:“是呀,当‘我’把老奶奶家的窗玻璃打碎时,奶奶没有责怪‘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多么善良的老奶奶。多么——”小朋友高高举起了小手,自觉地起立说:
  “多么慈祥的老奶奶!”
  “多么善解人意的老奶奶!”
  “多么会宽容别人的老奶奶!”
  “多么了不起的老奶奶!”
  当我正为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再次激动时,一位名叫谢声来的男孩不容我叫他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昨天音乐课上我们学的歌曲《八荣八耻人人须知》中就说道:以诚实守信为荣!我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啪……”,课堂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我心中涌起无名的感动。我庆幸自己没将小江这股“泉水”堵回去,那样课堂当然可以按预设的程序进行,预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完成,但却失去了一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绝好机会。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涌起的潜在的多元反应,我们绝不容忽视,要懂得珍惜,并且要因势利导,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它在不经意间成为教学中的一大亮点。看,我的学生如龙似虎,他们的眼睛晶莹透彻,闪着求知的光彩;他们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绽放孩童独特的个性异彩;他们情感之水汩汩流淌,言切切,意浓浓,心随文舞,情随字飞。收获的又岂止是这些,孩子,收获更大的其实是我呀!“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有谁不为此感动呢?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从名师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作文评价要讲究艺术,要注重激励性、启发性、即时性和
[摘 要]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教学品质。在《咕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把识字与理解、感悟课文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沟通,给课堂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情境教学;对话;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语文教学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成为师生一起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但是,如果考察一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状态,我们就不难发现,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后,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的解读犹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某些课堂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的感悟”。    案例一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老师执教的是古诗《山行》,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古诗,接着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摘 要]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删繁就简,选准侧重点,开展相关的训练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重导轻教,找准侧重点;引入资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延伸拓展,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这样,“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的语文素养会逐步获得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略读课文;删繁就简;侧重点;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摘 要】语言运用试题在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典型任务的要求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情境角度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主要包括基于具体语境,基于社会生活情境,融合个人体验、社会生活与学科认知三类情境的试题。未来,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将呈现出现实性、应用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情境 任务 高考 语言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标准(20
[摘 要]《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诗人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本课教学以“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为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诗人对话,在师生互动的品味中体会一份浓浓的送别情。与此同时,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通过学法的归纳,让学生自主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大体上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单元的。这为教师从整个单元人手钻研文本、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本单元课文间的共同特征和内在联系,着力引导学生探寻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入。主题单元式教学备课不仅要注意整体把握单篇课文,还应注重单元课文间的联系。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有关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些思考。 
文章精彩体现在语言,语言精彩体现在重点词句,“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而辨析、体会关键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要求,因为这是把文本的内容与语言学习融为一体的更为综合的训练。”(孙景华语)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文章的重点句子初步看起来好似普普通通,实际上却有丰富的内蕴,仅凭读一读、想一想是难以深入其中体味出来的。常用的比较法品词析句大体有三种类型
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  一、锻炼关键词语,体会表达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词语教学的要求侧重点是推想意思、辨别感情、体会效果。教《姥姥的剪纸》第4、5
[摘 要]在小学二年级的课文中,寓言故事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文体门类。如何教好寓言类课文,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关系极大。以《狐假虎威》和《我要的是葫芦》两篇寓言故事为例,分析寓言教学在中心思想、语言描写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并针对指导朗读、课文脉络分析等方面,提出贴近学情和适合课文体裁特点的教法建议,以便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寓言教学。  [关键词]寓言; 教法设计; 指导朗读;优化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