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平衡观”在新高考生物学试题中的体现及教学建议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态与平衡观”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也是高考生物学试题渗透考查的重要素养。本文着眼“稳态与平衡观”的内涵,分析2020年全国部分省份新高考生物学试题,发现对于“稳态与平衡观”的考查在细胞、个体和群体层面均有体现。把握新高考命题的变化,为在教学中更好落实“稳态与平衡观”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2020年版)已正式投入使用。本文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介绍该教材在框架结构体系、教学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栏目设计等方面,如何落实核心概念的建构,并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并使用新教材提供参考。
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将酶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深入理解酶的概念、作用及特性。
组织教学内容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做到不随意,不主观、不刻板。唯有研究课标吃透教材.立足学情及考虑不同地城的特点,反复琢磨,懂得取舍,方能锻造出精品课。教学《正确认识广告》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展示、辨别.知识内容,了解广告的含义、性质、特点,抓住广告的本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