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三则案例分析,探讨目前中职男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通过开展男生心理咨询、辅导与专场讲座等加强男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职男生 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B-0069-02
中职学校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男生进行系统的影响,依据中职男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把他们培养成为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使男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中职男生的身心发展正由叛逆期逐步走向成熟、稳定时期,由于他们这时候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又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压力,男生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不利于男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身心健康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笔者连续六年任汽修班纯男生的班主任工作,对中职男生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是中考后半段考分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他们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大都属留守或矛盾家庭下成长的男孩,教育的缺失、爱的缺乏,导致他们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一、案例分析
(一)学生表现情况。具体如下:
李某,男,16岁,百色西林人,2009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该生聪明贪玩、学习兴趣不高,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被当地社会不良分子利用做打手,有早恋行为,常在学校制造一些事端,屡教不改。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杨某,男,16岁,百色靖西人,2009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该生脾气暴烈、狂妄自大,经常夜不归宿、旷课,常在校与别的班级学生发生摩擦,体育很好,各项比赛都能拿奖。
蒋某,17岁,百色德保人,2012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曾就读百色体校。该生聪明但冷漠、暴力,自恃强壮在班里称王称霸,带头打架,常旷课、逃学,甚至失联多天。
(二)家庭背景调查。笔者调查了解到,李某的父母常年在外跑渔业批发生意,过年才回家,李某一直由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李某在家霸道任性,厌学,总偷偷去游戏厅。他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不听父母的话,情绪激动时常恶语顶撞甚至离家出走。
杨某,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他自满岁起就由爷爷带大。跟李某一样,老人溺爱孙子。杨某在家霸道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蒋某从小由双亲自己抚养,家里有三个姐姐,他属超生男孩,全家过度溺爱,百依百顺,父母生意红火,无暇顾及他。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根据心理学有关知识经验,笔者断定李某和杨某、蒋某在校和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都一样严重,我行我素、品行较差等。老人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有求必应。父母平时只用钱来弥补孩子,造成孩子内心十分孤独、空虚,渴望父母、老师关爱,有时故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早恋、逃学等不良行为,进而慢慢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男生16~17岁时正是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身心的变化破坏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纽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刚好是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虽然以成人自居,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同时还会想要摆脱儿童时期的直率和纯真,面对周围的事物开始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阶段不仅容易冲动,而且行为不容易控制,逆反心理十分强烈。
(四)制订咨询方案和个案处理。前期,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笔者认真分析其因。针对有些隔代抚养现象,从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入手,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的措施如下:
1.真诚关爱、以同理心沟通交流。刚开始笔者就像姐姐一样关爱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利用“意向对话”技巧、同理心与他们进行多次理解性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起初他们都不愿说,笔者以真诚、同理心的引导,先帮他们宣泄情绪,接着通过聆听,走入他们的内心,从中体会到了他们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父母的抱怨、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渴望。通过沟通,李某告诉笔者他很多的秘密,包括当社会不良分子的打手只是为了好玩,以及每次打架后可以尽情地去KTV唱歌、喝酒。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极少,渴望父母的关爱,但每次见到的都是父母对他们表现不好的责备。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只是个不听话惹事的孩子,从而形成了与父母的对抗心理。
2.交往辅导,以积极疏导树立自信。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不能严厉地指责、训斥,而要耐心引导: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和改错的过程,其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勇于改正错误,心理才能健康成长。笔者通过QQ聊天、面对面谈心等交往方式辅导,让他们反省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换位思考及时疏导,以此来消除他们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们理性地反省自己的错误。
3.家校结合,以理解肯定播种信念。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是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与家长配合,在生活中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孩子孝亲尊师,如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跟父母一起做家族生意等。对孩子好的表现,要真诚地肯定,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许,递进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4.爱与感恩,以持续激励促使改变。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与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的最大源泉。笔者通过主题班会讲授中华德育典故;观看邹越前辈《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等培养感恩心里。为了教育他们,笔者和汽车专业组的几位教师特地从百色驱车到西林、靖西、德保进行家访,引导孩子体谅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的长处并不难发现,其重要之处在于能否及时地给予肯定和促进,而肯定与促进的关键就是赏识。像“问题学生”的教育,能够及时地激励性给予赏识是非常有利的。
(五)教育效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能影响他的性格乃至终生。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育他们学好技能,更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先会做人再会做事。通过家长配合,在校持之以恒地耐心引导,这些孩子的变化特别是毕业后的走向令大家欣喜。
序号 姓名 毕业去向 月收入 当地收入比较 是否有五险一金
1 李某 自己成立渔业批发 1~3万 高薪 无
2 杨某 奇瑞百色4S店 3500左右 中 有
3 蒋某 对口升学,就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教师以爱心持续关注中职男生,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大增强,从而产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成长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二、几点思考
(一)中职学校应认识到男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中职时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危险期。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教育是学习技能和走向社会前的经验积累阶段,对于将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阶段的男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时候他们不但要经历生理变化,还要经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困惑。这几年,随着学生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慢慢严重化,如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厌学情绪明显;自卑、狂妄和抑郁;遇事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如果不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男生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并阻碍其健康发展。
(二)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老师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主动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性,利用男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调动男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以实训操作为主,量体裁衣制定学习要求。男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受学习要求的高低影响,也受学习成绩好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不仅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且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逃、辍学等心理障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男生实际基础为起点,结合职业技能教育,以动手操作为主、提出实训要求,不但要确保让男生经过努力才能完成,还要考虑到男生的实际基础差异;对能力突出的男生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对于实际基础较弱但有进步的男生,要多鼓励、表扬,使之慢慢提高,并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开展男生心理咨询、辅导与专场讲座,加强男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中职男生的年龄特征及纯男生班行为规律汇总学生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讲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团体心理咨询。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每年在新学期开始,校团委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为新生开展集中心理辅导,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同时,可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开设的“好心情驿站”,就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
(五)基于异性效应原则配备师资。心理权威专家提出,“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针对纯男生班级缺乏异性交往的特点,安排师资时,公共课程尽量安排女老师上课,配备班主任时,优先安排女老师带班,平时也可跟女生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通过正常的交往,使得男生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中职学校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还要做到循循善诱、量材而定。应弥补教育缺失的环节,让男生在轻松、愉快中正常成长;依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辅的课改原则,努力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新型社会主义职业技术员。
【参考文献】
[1]郭玉萍.浅谈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金色年华,2009(12)
[2]李萍.谈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3]陈倩.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中职男生 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B-0069-02
中职学校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男生进行系统的影响,依据中职男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把他们培养成为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使男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中职男生的身心发展正由叛逆期逐步走向成熟、稳定时期,由于他们这时候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又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压力,男生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不利于男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身心健康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可靠保障,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笔者连续六年任汽修班纯男生的班主任工作,对中职男生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是中考后半段考分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他们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大都属留守或矛盾家庭下成长的男孩,教育的缺失、爱的缺乏,导致他们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一、案例分析
(一)学生表现情况。具体如下:
李某,男,16岁,百色西林人,2009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该生聪明贪玩、学习兴趣不高,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被当地社会不良分子利用做打手,有早恋行为,常在学校制造一些事端,屡教不改。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杨某,男,16岁,百色靖西人,2009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该生脾气暴烈、狂妄自大,经常夜不归宿、旷课,常在校与别的班级学生发生摩擦,体育很好,各项比赛都能拿奖。
蒋某,17岁,百色德保人,2012年9月就读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汽修专业。曾就读百色体校。该生聪明但冷漠、暴力,自恃强壮在班里称王称霸,带头打架,常旷课、逃学,甚至失联多天。
(二)家庭背景调查。笔者调查了解到,李某的父母常年在外跑渔业批发生意,过年才回家,李某一直由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李某在家霸道任性,厌学,总偷偷去游戏厅。他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不听父母的话,情绪激动时常恶语顶撞甚至离家出走。
杨某,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他自满岁起就由爷爷带大。跟李某一样,老人溺爱孙子。杨某在家霸道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蒋某从小由双亲自己抚养,家里有三个姐姐,他属超生男孩,全家过度溺爱,百依百顺,父母生意红火,无暇顾及他。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根据心理学有关知识经验,笔者断定李某和杨某、蒋某在校和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都一样严重,我行我素、品行较差等。老人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有求必应。父母平时只用钱来弥补孩子,造成孩子内心十分孤独、空虚,渴望父母、老师关爱,有时故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早恋、逃学等不良行为,进而慢慢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男生16~17岁时正是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身心的变化破坏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纽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刚好是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虽然以成人自居,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同时还会想要摆脱儿童时期的直率和纯真,面对周围的事物开始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阶段不仅容易冲动,而且行为不容易控制,逆反心理十分强烈。
(四)制订咨询方案和个案处理。前期,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笔者认真分析其因。针对有些隔代抚养现象,从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入手,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的措施如下:
1.真诚关爱、以同理心沟通交流。刚开始笔者就像姐姐一样关爱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利用“意向对话”技巧、同理心与他们进行多次理解性的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起初他们都不愿说,笔者以真诚、同理心的引导,先帮他们宣泄情绪,接着通过聆听,走入他们的内心,从中体会到了他们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父母的抱怨、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渴望。通过沟通,李某告诉笔者他很多的秘密,包括当社会不良分子的打手只是为了好玩,以及每次打架后可以尽情地去KTV唱歌、喝酒。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极少,渴望父母的关爱,但每次见到的都是父母对他们表现不好的责备。在父母的眼里他们只是个不听话惹事的孩子,从而形成了与父母的对抗心理。
2.交往辅导,以积极疏导树立自信。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不能严厉地指责、训斥,而要耐心引导: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和改错的过程,其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勇于改正错误,心理才能健康成长。笔者通过QQ聊天、面对面谈心等交往方式辅导,让他们反省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换位思考及时疏导,以此来消除他们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们理性地反省自己的错误。
3.家校结合,以理解肯定播种信念。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是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与家长配合,在生活中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孩子孝亲尊师,如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跟父母一起做家族生意等。对孩子好的表现,要真诚地肯定,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许,递进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4.爱与感恩,以持续激励促使改变。生命来自父母,成长来自关爱,一生的成就来自感恩。爱与感恩是一个人成长动力的最大源泉。笔者通过主题班会讲授中华德育典故;观看邹越前辈《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等培养感恩心里。为了教育他们,笔者和汽车专业组的几位教师特地从百色驱车到西林、靖西、德保进行家访,引导孩子体谅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的长处并不难发现,其重要之处在于能否及时地给予肯定和促进,而肯定与促进的关键就是赏识。像“问题学生”的教育,能够及时地激励性给予赏识是非常有利的。
(五)教育效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生活习惯能影响他的性格乃至终生。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育他们学好技能,更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先会做人再会做事。通过家长配合,在校持之以恒地耐心引导,这些孩子的变化特别是毕业后的走向令大家欣喜。
序号 姓名 毕业去向 月收入 当地收入比较 是否有五险一金
1 李某 自己成立渔业批发 1~3万 高薪 无
2 杨某 奇瑞百色4S店 3500左右 中 有
3 蒋某 对口升学,就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教师以爱心持续关注中职男生,才能重新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极大增强,从而产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成长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二、几点思考
(一)中职学校应认识到男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中职时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危险期。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教育是学习技能和走向社会前的经验积累阶段,对于将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阶段的男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时候他们不但要经历生理变化,还要经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困惑。这几年,随着学生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慢慢严重化,如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厌学情绪明显;自卑、狂妄和抑郁;遇事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如果不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男生的身心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并阻碍其健康发展。
(二)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老师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主动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性,利用男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调动男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以实训操作为主,量体裁衣制定学习要求。男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受学习要求的高低影响,也受学习成绩好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不仅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且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逃、辍学等心理障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男生实际基础为起点,结合职业技能教育,以动手操作为主、提出实训要求,不但要确保让男生经过努力才能完成,还要考虑到男生的实际基础差异;对能力突出的男生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对于实际基础较弱但有进步的男生,要多鼓励、表扬,使之慢慢提高,并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开展男生心理咨询、辅导与专场讲座,加强男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中职男生的年龄特征及纯男生班行为规律汇总学生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讲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团体心理咨询。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每年在新学期开始,校团委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为新生开展集中心理辅导,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同时,可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开设的“好心情驿站”,就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
(五)基于异性效应原则配备师资。心理权威专家提出,“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针对纯男生班级缺乏异性交往的特点,安排师资时,公共课程尽量安排女老师上课,配备班主任时,优先安排女老师带班,平时也可跟女生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通过正常的交往,使得男生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中职学校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还要做到循循善诱、量材而定。应弥补教育缺失的环节,让男生在轻松、愉快中正常成长;依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辅的课改原则,努力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中国特色新型社会主义职业技术员。
【参考文献】
[1]郭玉萍.浅谈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金色年华,2009(12)
[2]李萍.谈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3]陈倩.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