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预防性用药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应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氨甲环酸预防性用药对肝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应。

方法

选择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60例,年龄18~60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预防性用药组(P组)和治疗性用药组(T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无肝期30 min(T2)、新肝期30 min(T3)、新肝期2 h(T4)时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Fib和血小板计数;取动脉血样检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T组根据TEG检测结果,若最大振幅后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7.5%,凝血综合指数≤1.0,提示发生原发性纤溶亢进,则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5~20 mg/kg。P组于切皮即刻、门静脉阻断即刻和门静脉开放即刻,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 g,若发生原发性纤溶亢进则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5~20 mg/kg。记录术中出血量、液体出入量、成分输血量。记录ICU停留时间、ICU期间腹腔引流量、术后72 h内输血量,记录术后1周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组比较,P组术中出血量、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用量、血小板及冷沉淀用量减少,T2时Angle升高,T2,3时最大振幅后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和T3时最大振幅升高(P<0.05),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无一例发生原发性纤溶功能亢进。2组患者术后1周均未出现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栓。

结论

氨甲环酸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纤溶功能亢进,减少其导致的术中出血,且不增加血栓发生风险,血液保护效应优于TEG指导下的治疗性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结石(gallstone, GS)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HincⅡ内切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32例GS患者和80名对照的LDLR基因第12外显子HincⅡ多态性分布。结果 GS组患者H2等位基因频率为0.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2(P<0.05);GS组和对照组的H2H2基因型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
期刊
期刊
本文讨论了鼻咽癌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最新TNM分期和治疗方法.经随机试验研究,提出了对Ⅰ、Ⅱ期鼻咽癌行放射治疗;而Ⅲ、Ⅳ期行化疗放疗结合治疗;有远处转移者则实行化疗与姑息治疗.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胰腺癌相关糖尿病(PCA-DM)致病基因的表达谱,为PCA-DM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对前期获得的4例PCA-DM患者、4例无糖尿病胰腺癌(PC)患者和4例慢性胰腺炎(CP)患者胰腺组织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盒图、火山图、热图分析;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染色体定位分析;Gene ontology (GO)分析,并采用实时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芯片检测质量可靠。PCA
目的评价氯胺酮对剖宫产术患者产褥期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18~38岁,BMI<3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0):对照组(C组)和氯胺酮组(K组)。2组术毕时均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舒芬太尼100 μg,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至100 ml,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30 min,维持VAS评分<
期刊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8例,年龄20~64岁,体重40~66 kg,ASA分级Ⅱ级,心功能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盐酸戊乙奎醚复合乌司他丁组(PU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右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
目的筛选琥珀胆碱导致术后肌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头面部手术患者155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20~30 kg/m2。采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肌痛分为2组:肌痛组和非肌痛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琥珀胆碱剂量、麻醉诱导时是否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和非去极化肌松药、术中是否使用激素(地塞米松或甲强龙)和非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