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延续着丰富多彩的诞活动,活动背后寄托着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佛山诞文化为例,对广府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广府文化;诞文化;佛山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诞文化的含义
诞,顾名思义就是生日、寿诞、华诞之意。从诞文化的发展来看,其始于一种原始的祭祀情怀。从商周时代开始,祭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殷商时期,祭天神、祀祖先业已风行,为此在这个拜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名目和仪式,诞文化的延伸发展由此形成。
通过一定的仪式、过程,商人们期望请示天神,趋吉避凶,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也是对天赋权力的一种体现,祭祖敬天之诞开始在普天之下流传。
二、佛山诞概述
佛山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诞文化的发展上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从当前的探索来看,佛山诞文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以先祖或者关公为主要祭拜的亡灵诞;以王母娘娘、土地公为代表的天神、地祇,如土地诞;最为常见的来自佛、道教派的神祇,如观音诞、大仙诞、北帝诞。此外,还有其他地方乡土保护神。
从其文化渊源来看,早期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神诞在保持祭祀活动之际,逐步地融入到人们的集市交易活动,为此演变为庙会、庙市等商业活动,最终成为中国早期市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佛山诞也是如此。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诞活动之日,从当前资料可悉,明清时期佛山北帝诞在广府地区可谓是最为盛大、排场的贺诞活动,所参加的人群范围已波及珠三角一带甚至更远地区,人数达到10万之众。这种兴旺之势一直延续到民国,虽然佛山北帝诞在建国后有些势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北帝诞又逐步从民间发展起来,不断焕发着生机。
佛山于北帝诞期间,徜徉在祖庙内,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陶塑、玲珑剔透的木雕,一系列的精美工艺品见证着昔日手工业的繁荣,贺诞活动中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龙舟、十番等地方民俗文化传统的优秀元素进行集中展示传播,至于商贸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北帝诞俨然成为一个狂欢节。
三、从佛山诞看岭南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开放风气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脉,佛山文化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其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之气。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下,佛山在对外经济、文化的发展上也不断取得进步。从佛山诞的继承发展上,这种开放风气也可见端倪。
参考文献:
[1]张龙平,李敏.新世纪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综述[J].岭南文史,2016(2).
[2]周焱宇.探寻岭南文化足迹风景这边独好[J].岭南文史,2009(1).
[3]饶品良.岭南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4]王艺.岭南文化的传播样态解读[J].新闻界,2011(5).
作者简介:束维维(1980-),女,江苏扬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本科,广州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品收藏與鉴赏。
【关键词】广府文化;诞文化;佛山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诞文化的含义
诞,顾名思义就是生日、寿诞、华诞之意。从诞文化的发展来看,其始于一种原始的祭祀情怀。从商周时代开始,祭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殷商时期,祭天神、祀祖先业已风行,为此在这个拜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名目和仪式,诞文化的延伸发展由此形成。
通过一定的仪式、过程,商人们期望请示天神,趋吉避凶,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也是对天赋权力的一种体现,祭祖敬天之诞开始在普天之下流传。
二、佛山诞概述
佛山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诞文化的发展上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从当前的探索来看,佛山诞文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以先祖或者关公为主要祭拜的亡灵诞;以王母娘娘、土地公为代表的天神、地祇,如土地诞;最为常见的来自佛、道教派的神祇,如观音诞、大仙诞、北帝诞。此外,还有其他地方乡土保护神。
从其文化渊源来看,早期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神诞在保持祭祀活动之际,逐步地融入到人们的集市交易活动,为此演变为庙会、庙市等商业活动,最终成为中国早期市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佛山诞也是如此。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诞活动之日,从当前资料可悉,明清时期佛山北帝诞在广府地区可谓是最为盛大、排场的贺诞活动,所参加的人群范围已波及珠三角一带甚至更远地区,人数达到10万之众。这种兴旺之势一直延续到民国,虽然佛山北帝诞在建国后有些势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北帝诞又逐步从民间发展起来,不断焕发着生机。
佛山于北帝诞期间,徜徉在祖庙内,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陶塑、玲珑剔透的木雕,一系列的精美工艺品见证着昔日手工业的繁荣,贺诞活动中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龙舟、十番等地方民俗文化传统的优秀元素进行集中展示传播,至于商贸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北帝诞俨然成为一个狂欢节。
三、从佛山诞看岭南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开放风气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脉,佛山文化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其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之气。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下,佛山在对外经济、文化的发展上也不断取得进步。从佛山诞的继承发展上,这种开放风气也可见端倪。

参考文献:
[1]张龙平,李敏.新世纪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综述[J].岭南文史,2016(2).
[2]周焱宇.探寻岭南文化足迹风景这边独好[J].岭南文史,2009(1).
[3]饶品良.岭南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4]王艺.岭南文化的传播样态解读[J].新闻界,2011(5).
作者简介:束维维(1980-),女,江苏扬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本科,广州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品收藏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