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延续着丰富多彩的诞活动,活动背后寄托着佛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佛山诞文化为例,对广府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广府文化;诞文化;佛山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诞文化的含义
  诞,顾名思义就是生日、寿诞、华诞之意。从诞文化的发展来看,其始于一种原始的祭祀情怀。从商周时代开始,祭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殷商时期,祭天神、祀祖先业已风行,为此在这个拜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名目和仪式,诞文化的延伸发展由此形成。
  通过一定的仪式、过程,商人们期望请示天神,趋吉避凶,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也是对天赋权力的一种体现,祭祖敬天之诞开始在普天之下流传。
  二、佛山诞概述
  佛山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诞文化的发展上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从当前的探索来看,佛山诞文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以先祖或者关公为主要祭拜的亡灵诞;以王母娘娘、土地公为代表的天神、地祇,如土地诞;最为常见的来自佛、道教派的神祇,如观音诞、大仙诞、北帝诞。此外,还有其他地方乡土保护神。
  从其文化渊源来看,早期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神诞在保持祭祀活动之际,逐步地融入到人们的集市交易活动,为此演变为庙会、庙市等商业活动,最终成为中国早期市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佛山诞也是如此。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诞活动之日,从当前资料可悉,明清时期佛山北帝诞在广府地区可谓是最为盛大、排场的贺诞活动,所参加的人群范围已波及珠三角一带甚至更远地区,人数达到10万之众。这种兴旺之势一直延续到民国,虽然佛山北帝诞在建国后有些势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北帝诞又逐步从民间发展起来,不断焕发着生机。
  佛山于北帝诞期间,徜徉在祖庙内,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陶塑、玲珑剔透的木雕,一系列的精美工艺品见证着昔日手工业的繁荣,贺诞活动中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龙舟、十番等地方民俗文化传统的优秀元素进行集中展示传播,至于商贸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北帝诞俨然成为一个狂欢节。
  三、从佛山诞看岭南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一)开放风气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脉,佛山文化与广府文化一脉相承,其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之气。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下,佛山在对外经济、文化的发展上也不断取得进步。从佛山诞的继承发展上,这种开放风气也可见端倪。
  参考文献:
  [1]张龙平,李敏.新世纪以来岭南文化研究综述[J].岭南文史,2016(2).
  [2]周焱宇.探寻岭南文化足迹风景这边独好[J].岭南文史,2009(1).
  [3]饶品良.岭南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4]王艺.岭南文化的传播样态解读[J].新闻界,2011(5).
  作者简介:束维维(1980-),女,江苏扬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本科,广州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品收藏與鉴赏。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作为博物馆领域的新兴力量,涉海类博物馆的建设逐步呈现繁荣景象,类型日渐豐富多样化且发展迅速。尤其自2013年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以来,涉海类博物馆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涉海类博物馆应当如何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找准社会价值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在遗存保护、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方面破解发展难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涉海类;博物馆;发展难题;思考和探
【摘要】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丽江;旅游产业;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这一精神层面的文化审美活动,获得旅游产品使用价值,以满足其最初的旅游需求。为了充分地满足游客的这种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从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施路径与教育模式三个不同的方面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认为必须要建立“三标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并从特色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入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最后还需要建立“生产与教学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
【摘要】随着近几年电视节目的增加,各色各类的电视节目映入人们的眼帘,同时对于各种层次的人群都制定了不同节目来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录制和设计,因此电视节目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时期,科教频道的发展已经有十年多的历史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科教节目教育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本文主要以丁曦主持的《我爱发明》为研究对象,研究主持人在主持科技节目上的一些文化素养和科教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以及提高的建议、意见。  【
【关键词】亲子关系;感恩;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60-03  【作者简介】林诺纯,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200233)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和互动逐渐减少,亲子依恋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课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关心
一、动来动去的小杰  小杰,八岁,一年级学生。小杰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的认知能力弱于同龄孩子,反应较慢,特意让他多读了一年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小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动来动去,动作幅度比较大,有时还会离开座位到处溜达。小杰的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父母带小杰去儿童医院检查,医生判断小杰有可能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也有可能与进入小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有关,建议先进
【摘要】中国共产党1941年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先河。云南民族大学始终秉承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将“团结、进步”作为自己的办学精神认真践行,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了大批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深入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起到了示范及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
一、模仿中迷失了自我  小帅,14岁,八年级男生,身高1.70米,身体结实。因为月考成绩下降10名左右,班主任找小帅谈话,发现小帅最近因模仿偶像的言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内心波动。班主任建议小帅来咨询,他本人也愿意。  二、模仿是在追寻理想中的我  模仿的意义: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找寻自我的价值,因此,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为了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此时青少年还不是很清楚自己喜
【摘要】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民族音乐 学,其主旨是将音乐融入到文化中来看待。梅里亚姆的著作《音乐人类学》是该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他主要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和他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的关系。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包含了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此后又将目光投向了音乐人类学。从最基本的“人”的角度出发,研究音乐、人、文化的三重特征。本文拟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
辛安亭(1904—1988),字适然,山西离石人,他31岁从北京大学毕业,在太原的师范学校和中学教了三年书,1938年毅然奔赴延安时已经34岁了。他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教材编审科,很快成了行家里手,长期担任编审科科长。1942年,他组织编写出版了全部初小和高小的教科书,包括国语、算术、历史、自然、地理、卫生等门类,每个门类有一至三册,是普及陕甘宁边区、晋西北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山东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