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胃进食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症状20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心、呕吐、厌食、食欲不振常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早消化系统并发症。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消化系统并发症治疗多采用透析、抑酸及胃肠动力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化道症状,但往往不够理想。我们自2009至2011年,采用开胃进食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恶心、呕吐20例, 并与多潘立酮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来自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0~65岁,平均45.5岁。其中慢性肾炎11例,糖尿病4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其他病3例。对照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8~70岁,平均45.2岁。其中慢性肾炎13例,糖尿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3例,其他病2例。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陆再英主编的第7版《内科学》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1]。
  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继续常规应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并予血液透析、降压、降糖、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开胃进食汤:藿香、丁香、厚朴、麦芽、神曲、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每剂煎药2次,共约400 ml,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10 m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10003),每日3次。 2组均7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情况。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釆用SPSS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χ2检验。
  4 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或完全缓解为显效;症状减轻或部分缓解为有效;症状未缓解为无效。
  4.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恶心、呕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机制是多重的复杂的,包括肾功能不全时胃肠动力学的变化、胃肠激素和胰腺分泌功能的变化、、瘦素与神经肽Y的变化及肾功能不全时消化道其他病理变化等。恶心呕吐的频繁发生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和情绪,患者饮食控制不当及情绪不稳定还加重病情。中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概括为正气虚损、浊毒内蕴。虚主要为脾虚或脾肾两虚;浊包括了水毒痰瘀。其病性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故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恶心呕吐的中医治疗以补虚泄浊为大法。根据以上病机特点我们选用《医宗金鉴.内科心法要诀》中的开胃进食汤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方有多方组成,内含四君子汤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内含六君子汤理脾和胃;内含香砂六君子汤理脾醒胃,另有厚朴降肺胃之气,与甘温补气之品为伍,有升有降,亦利亦通,有藿香芳香化浊,有丁香暖胃止呕,有麦芽、神曲开胃消导,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化浊之功,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之病机,故临床运用能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 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9-558
其他文献
盲人按摩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盲人按摩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做好语言交流、教学示范、练习指导、心理工作、社会交流五方面的工作。
利用华北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通过研究地震与块体活动的联系,揭示了地震高潮期的形成过程。认为地震高潮期成组强震的孕育与区域块体的运动方式相联系。一个地震活动期可分为二个阶段,在前期块体边界的运动是很不平衡的,各组地震主要是由于各局部范围若干闭锁段破裂和破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沿块体边界的破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边界所围的地块就会进入以整体运动为主的阶段,这时块体边界的运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加之
建筑物倒塌是造成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对地震应急救援与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感以其综合、宏观、快速、动态的特点,为地震灾害信息调查和震害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