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供者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对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心脏死亡的肾移植供者33例以及对应的受者33例,留取供者术前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标本,测定TIMP-2和IGFBP7的水平。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
【机 构】
:
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肾内科 315040,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肾内科 315040,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肾内科 315040,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肾内科 315040,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供者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对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
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心脏死亡的肾移植供者33例以及对应的受者33例,留取供者术前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标本,测定TIMP-2和IGFBP7的水平。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和非DGF组26例,将测定的指标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秩和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DGF组的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均高于非DGF组(P值均<0.05)。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IGFBP7诊断DGF的AUC分别为0.753(95% CI 0.546~0.959)、0.747(95% CI 0.510~0.984)、0.824(95% CI 0.615~1.000)、0.852(95% CI 0.660~1.000)。
结论供者血清IGFBP7、供者血清TIMP-2×IGFBP7、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可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DGF的发生,其中血清TIMP-2×IGFBP7的诊断效能较高,是肾移植术后DGF的良好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方案对鼻咽癌放疗初期癌症宿命论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三病区收治的126例鼻咽癌放疗初期癌症宿命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其中2019年7—12月的62例为对照组,2020年1—6月的64例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叙事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入院后第2天)、干预7周后比较2组患者癌症宿命论量表及
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是一种儿童时期特殊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动作协调能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内物理治疗师对DCD儿童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了解甚少。现从物理治疗师的角度,根据美国物理治疗学会儿科物理治疗分会于2020年发布的《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物理治疗管理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对有DCD风险的儿童的物理检查与评估、物理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家庭教育和指导等方面的推荐进行
青少年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疾病,呈现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轨迹。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行为症状学指标,虽然在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评估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指标,导致诊断的一致性较低,给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干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出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
目的分析晚发型癫痫性痉挛(LOS)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治疗LOS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LO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EEG)、影像学、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及分析统计。结果共纳入35例LOS患儿,痉挛发作起病年龄为18个月~11岁,中位数为42个月。病因学方面,症状性LOS 21例(60.0%),隐源性LOS 14例(40.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复杂胆道端端重建术中放置内支架管在预防胆道吻合口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6例肝移植受者复杂胆道重建过程放置胆道内支架管,观察术后病情转归、胆红素和胆道酶学恢复、术后胆道内支架管处理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6例受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胆红素及胆道酶学均恢复正常。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
目的研究发作期的脑电、心率特征及临床特点对婴幼儿屏气发作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确诊屏气发作的14例婴幼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儿脑电图检查中共监测到16次屏气发作,3次为轻度(不伴意识丧失),发作期脑电为慢-慢模式,分别持续约(23.3±5.8) s和(16.7±5.8) s。13次为重度(伴意识丧失),意识恢复时
目的探究使用左侧移植物的儿童肝移植手术中,使用间置血管重建门静脉对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行肝移植的儿童受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原发病、Child评分、腹部手术史,是否跨血型移植、术前门静脉口径、门静脉血流方向、供肝来源、移植手术日期、供肝冷缺血时间、移植物类型、门静脉重建方式、使用间置血管类型、手术时间、门
目的探讨儿童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肾脏病理证实为DEP-HSPN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按性别、年龄及病理级别,1∶2匹配出同期病理表现为节段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的HSPN患儿(非DEP-HSPN),将2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1.DEP-HSPN患儿共42例,占同期7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