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子代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先兆子痫/子痫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母亲、子代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先兆子痫/子痫的关联。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病例-父母/对照-母亲混合研究设计,调查347组病例和700组对照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并检测AGT相关SNP的基因型,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母亲、子代AGT各SNP与先兆子痫/子痫的关联。

结果

当子代rs3789679基因型为GA和AA时,其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降低(OR=0.73,95%CI:0.55~0.96;OR=0.62,95%CI:0.39~0.98);当子代rs2493132为TT基因型时,其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增加(OR=1.60,95%CI:1.08~2.37),此结果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遗传模型分析显示,子代rs3789679在显性模型下(GA+AA/GG)降低了其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OR=0.73,95%CI:0.55~0.96);子代rs2493132在隐性模型(TT/CT+CC)下增加了其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OR=1.66,95%CI:1.13~2.44);母亲rs5051在显性模型下(TC+CC/TT)增加了自身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OR=1.33,95%CI:1.01~1.76)。

结论

在显性遗传模型下,子代rs3789679 GA和AA基因型降低了其母亲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母亲rs5051 TC和CC基因型增加了自身发生先兆子痫/子痫的风险。在隐性遗传模型下,子代rs2493132 TT基因型增加了其母亲发生疾病的风险。

其他文献
依赖核酸序列扩增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等温扩增技术。本文介绍了这两个技术的反应原理、引物探针设计原则以及优势,根据其简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周期短的特点进一步对该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予以综述及展望。
目的研究气温对浙江省不同城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滞后效应,并探讨其异质性来源,找出脆弱人群。方法收集2014-2016年浙江省其他感染性腹泻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两阶段模型,首先在各个市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价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滞后效应,然后采用多变量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再通过Meta回归进一步探索其异质性来源。结果研究期间浙江省共发生其他感染性腹泻301 593例。在全省水平上,其他感染
目的了解2014-2018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2014-2018年甘肃省3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数据库,采用ArcGIS 10.5软件进行三维趋势分析和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应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三维趋势分析显示,甘肃省布病报告发病率由
目的了解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市22家监测点医院的肠道门诊中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资料和主要症状,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送至医院所在区CDC检测诺如病毒,分析2013-2018年不同人群和季节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人群感染诺如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2 08
目的初步了解上海地区≥15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在2015-2017年期间选取2家监测点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对每名≥15岁的SARI呼吸道病例采集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体PCR检测,另1份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共对287例SARI病例开展了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其中≥60岁老年人占70.73%。287例病例中
目的探讨4~6年级小学生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2017年山东省4~6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烟草使用情况,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健康素养水平、吸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烟草使用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9 240份调查问卷,合格问卷9 210份,调查对象应答率为99.7%。4~6年级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2.6%,男生现在
目的了解目标人群中病毒病原谱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用药和疫苗的研发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2017年上海市某儿科医院<5岁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采用ELISA、荧光PCR以及巢式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共采集粪便标本1 018份(男性患儿671份,女性患儿347份),
期刊
目的了解上海市成年人感染性腹泻病例的季节分布等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2014-2017年22家上海市成人腹泻病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进行主动监测,通过访谈形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间隔抽样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由监测点医院所在区CDC开展12种细菌和5种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采用集中度值及圆分布方法分析不同病原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2014-2017年,上海
目的了解2013-2016年上海市门诊腹泻患者弯曲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2013-2016年,采用膜过滤法对上海市23家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粪便肛拭标本开展弯曲菌检测,并用常规生化试验和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弯曲菌进行8种抗菌药物(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萘啶酸、泰利霉素、克林霉素)敏感试验。结果在10 444例腹泻患者粪便肛拭标本中共分离到179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