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官移植三大新气象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支持/朱同玉 汤兆祥
  专家简介
  朱同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青浦分院院长,泌尿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朱教授长期从事泌尿外科和肾脏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泌尿外科手术和肾脏移植,在泌尿系统肿瘤、肾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专家简介
  汤兆祥
  上海市红十字会遗体与器官捐献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近日,在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东方科技论坛上,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上海市红十字会遗体与器官捐献办公室汤兆祥副主任,就我国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工作的进展,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专家表示,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献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正呈现出3大新气象。
  器官来源:与世界接轨
  朱同玉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器官严重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器官移植的供需比严重失调,约为1∶30。也就是说,在30个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只有一名患者可以如愿。以肾移植为例,一名尿毒症患者的等待时间通常需要五年,甚至更久。
  过去,由于我国器官捐献制度不够完善,器官捐献率极低,移植器官主要来源于司法途径。如今,我国的移植器官来源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国际认可的移植器官来源有两个:一是鼓励公民去世后自愿无偿捐献器官,二是允许亲属间活体器官捐献。亲属间活体器官移植其实是一种“万不得已”的选择,是通过牺牲一个人的部分健康去换取另一个人生命的无奈做法。在此状况下,鼓励公民逝世后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去救治那些亟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是解决我国移植器官短缺问题的最有效途经。可喜的是,自从2010年3月我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3年9月30日,我国已成功完成1119例捐献,使3056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重获新生。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必将成为中国移植器官的主要来源。
  作为器官移植专家,朱同玉教授同时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他常说:“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让生命延续。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捐出自己有用的器官使别人重获新生,等于在无形中延续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从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专业人员,汤兆祥主任同样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他说:“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自己发生了意外,你会怎么做?我说,我会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人去世了,哪怕一个器官好用,哪怕角膜好用,把它捐出来,就能挽救一个人、一个家庭,对社会也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器官分配:计算机“统一分配”
  2013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颁布《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规定指出,捐献器官的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省级卫生部门将负责在省内组建一个或多个独立于医院器官移植团队的器官获取组织(OPO),负责捐献器官的获取;每一个捐献出的人体器官,必须进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综合等待患者的病情、血型、年龄、地域的因素,进行公平地自动分配。器官获取组织须严格执行分配结果,将器官分配给最需要器官的患者,并记录分配全程,保证每一例器官的可溯源性。否则,由国家卫计委掌握的监管账户,将会自动报警。未通过器官分配系统擅自分配捐献器官的,将依法给予处罚。涉嫌买卖捐献器官的,移交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查处。这一规定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器官分配过程将变得更加公平和透明。
  2013年8月,上海市完成了首例严格按照《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执行的器官捐献。作为上海市器官捐献专职协调员,汤兆祥主任见证了本次器官捐献和分配的全过程。据汤主任介绍,患者黄先生发生严重颅内出血,虽经医院积极抢救,但终因病情过重,只能靠机器维持心跳和呼吸。当得知其病情无法逆转时,家属向医生表达了捐献器官的意愿。随即,上海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启动器官捐献工作。最终,黄先生捐献的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共享与分配计算机系统上海子系统,分配给了长征医院和中山医院的3名患者。
  作为实施上海市首例器官捐献移植手术的主刀医生,朱同玉院长表示,这是自2012年底国内全面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由上海逝世公民捐献器官,经器官分配系统分配,并成功实施器官移植的一个成功案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器官保护:免疫耐受研究初见成效
  “移植器官十分珍贵,如何确保器官移植的质量,善用器官捐献者的生命馈赠,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朱同玉教授表示。
  朱同玉教授告诉记者,从本质上说,器官移植是一种反自然、反生理行为。正常人体具有自动抵御外来物侵入的本能,当一个人的器官被植入另一个人体内以后,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攻击这个“外来物”,即发生排异反应,最终导致移植器官功能衰竭。为避免发生排异反应、保护移植器官,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都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然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仅医疗费用负担重,还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大幅增加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等。而免疫耐受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各种方法使受者的免疫系统不再排斥外来的移植器官,使患者术后能够少吃药,甚至不吃药。
  作为长期致力于临床免疫耐受研究的专家,朱同玉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灵长类动物肾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目前已成功完成11例肾移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临床探索,并初步证实该方法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目前,全球共有6个中心正在进行免疫耐受的研究,虽然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相似的结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少吃药,甚至不吃药的梦想,必将成为现实。”朱同玉教授满怀信心地说。
  延伸阅读:
  问:人体器官捐献的登记手续烦琐吗?
  答:有捐献器官愿望者可以去当地红十字会咨询并办理相关手续,也可以登录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在首页右下方“我要报名”一栏中,找到“我要捐器官”,点击进入,即可下载并填写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填报后,由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登记保存,并发放“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卡”。此外,在器官捐献试点医院也有专人(一般为院办或医务处的工作人员)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大家也可以前往试点医院领取并填写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医院的器官捐献协调员会将填妥的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转交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
  问:目前,上海已经成功完成了两例规范化器官捐献,红十字会在器官捐献工作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2012年12月11日,上海市器官捐献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有2000余位爱心市民递交了器官捐献自愿书。在器官捐献工作中,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救助激励、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队伍的建立、国家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管理系统和国家人体器官捐献者资料数据库的维护,以及人体器官捐献基金的管理等。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卫生部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口号,向公众提出健身倡议;  2009年9月,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步行与健康”国际论坛顺利举行……  步行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其健身效果已被广泛认可。    日行一万步,烧掉多余热量    如今,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这些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增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养生热中,艾的身影越来越为人们熟悉。泡艾澡、食艾团、熏艾烟、灸艾条……越来越多的人在爱上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艾、用好艾,《大众医学》杂志在旗下各微信平台、微博和手机版等新媒体平台上同时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艾文化节”活动。网友的热情淹没了统计后台,大家对传统养生的关注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是永不过时的民族品牌。以下摘录“艾文化节”中丰富的环节,与读者共享,也邀请
一:老骨病不仅仅表现为疼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骨病”也时时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如骨质增生引起关节疼痛,胳膊不能抬,脚不敢用力。腰椎病、肩周炎、颈椎病,让人直不起腰,脖子僵硬抬不起来头……  据统计,全球60%的老年人受到骨病的困扰。疼痛是老年人对骨病最深刻的印象。其实,严重的骨病还会因致残丧失劳动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  中医认为,春夏两季阳气上升,正是养骨的最佳时机。
目前确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前六位的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血黏度增高[f1]、炎症和氧化应激,其过程具有很强的“累积性和隐蔽性”,一旦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就意味着治疗为时已晚。如今,“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经过大量的民间实践和科学实验发现,在诸多食材中,首推大蒜对心脑血管的养护作用。   三大作用,合力保护心脑血管   大蒜是最早被用来治疗疾病及保护健康的植物之一。现代医学研
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  最近20年,中国的慢性病以井喷之势迅猛发展,目前确诊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首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占总死亡率的85%以上,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  如今,人们也开始注重自我养生保健,在对付这些慢性病尚无有效治愈手段的情况下,简单易行的“食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食疗”之所以在中国深入人心,与
生活实例  近日,笔者在营养门诊遇到这样一位患者,61岁,男性,日常习惯吃素食,经常出现腿脚酸痛,易疲劳。在周围人的介绍下他开始食用乳清蛋白质粉,服用后自我感觉症状改善,便一直服用,近1个月来食用量也逐渐增加。因这位患者爱好旅游,马上要外出半个月,考虑到旅途辛苦,为了补充体力,给旅游做营养储备,他询问医生能否加大蛋白质粉的食用量。那么,他的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呢?  蛋白质需要量:老年人比青壮年略
硒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硒具有保护心脏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硒能使含硒酶的活性增高,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时将有害自由基清除,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硒元素被国内外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称为“心脏的保护神”。  危险因素:诱发血管疾病发生  目前已经证实,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声音  医务人员“代言”奶粉不合法  近期,媒体曝光某些医疗机构收取婴幼儿奶粉制造企业赞助费用,并向产妇家属推荐商家产品一事。为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别发表声明: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替代品(如婴幼儿奶粉等),否则将依据规定从严查处。具体而言,是指不能接收商家的馈赠和赞助,不得收取回扣,不得向孕妇和婴幼儿家庭推销和宣传母乳代用品,不得将母乳代用品提供给孕妇及其家属;商家也不能在
氧疗:为健康“保驾护航”  林 言  阳光、空气和水被称为人体的三大天然营养素。氧气对人体健康很重要,1分钟不吸入氧,人体就有明显的憋气不适感;4分钟不吸入氧,脑细胞就会受损;6分钟不吸入氧,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所谓缺氧,是指人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或不能充分利用氧进行正常的代谢,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口唇青紫,严重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发生缺氧时,当务之急是立即吸氧。
腌制的蔬菜,一般被笼统的称为咸菜,实际上各种味道都有。中国人从商周时期就以咸菜佐食,当时的咸菜主要是泡菜,有齑和菹两大类。大约明朝以后,中原及江浙地区,泡菜逐渐被酱菜、盐菜和霉干菜取代。这三种菜是百姓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早晚粥饭靠它下饭。在一些高档的筵席中,这些咸菜也常以开胃菜的面目出现,甚至作为重要的菜肴辅料。近代西方营养学传入后,对这些咸菜有一些负面评价,但爱吃的人依然兴趣不减。  追溯:三种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