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整体入手,注重教学目标的渗透,重点是课堂上营造心理健康氛围。教师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既注重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又注重培养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渗透;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坚持有机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既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又注重培养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行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把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心理训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从教育目标整体入手,突出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
  一、教师在备课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把学生看成配角。同时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联系学生现在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数学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我们在教《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可联系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突出课堂教学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学习动机、积极学习态度、愉悦学习情绪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要有主次地落实四项措施:
  (一)师生互动,快乐情绪。快乐情绪原则是人类生活取向的一项基本原则。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是获得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二)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普遍具有好奇心。学生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比较强。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如在讲授新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细铁丝进行探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由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从而掌握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这样的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学生感到直观易懂没有压力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水到渠成地获得良好效果。
  (三)鼓励学生,体验成功。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更加自信。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心理满足和情绪振奋的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也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的那种满足感。要精心设计,缜密安排,多渠道多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心理健康效益。如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设计一节竞赛课,以口答、抢答、甲方出题乙方答题等方式,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行训练,以利加深理解和运用。也可设计聪明花、机智花、优胜花或进步花等奖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赛,笔答口答任选。优胜者得奖的同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对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四)严格要求,个别辅导。教师应注意避免惩罚学生,不挖苦或讽刺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初中生心理不够成熟等多种原因,少数学生经常注意力不集中,难免会出现课堂走神的现象。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强弱适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提醒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奔命的完成课外作业,使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这样,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在课后辅导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设计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在讲述“充要条件”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学习成绩好是考入重點大学的什么条件。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健康心理在实现理想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自觉地摒弃不良心理。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从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特别是在分析法证明中,要求学生思考一个结果的产生是由于它拥有了哪些条件。所以,我认为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归因自己的考试结果,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激发学生更加努力的勇气。
  四、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能善加利用,适时的给予启发与引导,学生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先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提出新问题,最后再启发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接着就对新的知识进行运用。其实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以及形成知识的一个过程。从而学生们就会变成被动的去学习,而缺乏了那种主动性与探究性。而本文就是对小学数学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里的一些情景创设进行一些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这就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教育发展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有利
期刊
朱棣文教授说过,美国学生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成就。對于中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有句话说的好:“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要求。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
期刊
数学课通常的教法,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编写,先出现例题,引导学生明了后,学生再练习,反馈的效果只要正确率高,就大为满意。这种教法中,多的是教师的传授,少的是学生的探索,即使学生接受了知识,也不会从内心产生成功的愉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重视不够。面对新课改的挑战,让课题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注的。要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给学生
期刊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庄行学校上海201415)    【摘要】:关于小学数学包含的各类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论文已经有很多,其中包括验证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本论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研究这两种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和用处。  【关键词】:数学思想、验证思想、数形结合     数学思想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试用的方法。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数
摘要:在时代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课改的步伐也日益加快,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创新。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方法以及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通过探索和发现,找寻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教学途径,逐渐成为教学界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之一。  关键词:创新意识问题情境数学即生活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
期刊
为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向课堂教学45分钟要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益,我校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探索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情景导学—合作释疑—展示提升—巩固测评—运用创新”这五大环节。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时间模式:教师上课活动时间不能多于1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5分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课堂上惜时增效,轻负高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