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王志乐 商务部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嘉 宾→ 黄 鸣 皇明集团董事长 廖庆丰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
陈 玮 Hay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常 幸 华北制药董事长 范志军 苏宁电器副总裁

企业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该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世界,我们强调社会责任到底为了什么?
黄 鸣:建设品牌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选择了一个既能够照顾股东利益,照顾客户利益,又能够兼顾环境的行业,天生的就承担了多一份的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的能力有限、资源有限,如果能够一举多得,投一得三,效益就是最高的,承担责任的能力也是最大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整个企业阶层和企业家阶层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捐赠几百亿的事情。引出了一片声浪,很多媒体开始拷问企业家们:你们尽了多少社会责任?我觉得这是对社会责任很狭隘的理解。
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体现,不仅仅是捐献的多少。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不倒闭,其实不仅仅是对股东、对员工,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此外企业对文化和品牌的建设也至关重要,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整个社会急需这种自信心、这种鼓励、鼓舞。所以一个社会的自信心,对未来的乐观,对自己文化坚定的自信、自豪,也是很大的财富,也是我们做企业的很大的责任。某些标杆的领导企业,应该为行业,甚至整个世界的行业树立标杆,为子孙传精神,尤其是一些领袖性企业更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在捐赠的时候,我们社会要注意对弱势群体心理接受能力的照顾,一方面给他物资帮助,一方面又损害他的尊严,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还要关注到精神方面的弱势群体,或者是精神和物质双重的弱势群体。
也许很多企业很多个人说我没有多少钱捐助社会,但我倡导一种文化,抚慰一种精神,甚至救助一些自杀和精神崩溃者,也是一种责任,对社会是有非常大贡献的。
廖庆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
作为一个企业主,把企业的资产如何分配,我可以说了算。但是,我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就不可以这样。因此我想在国内我们看到经常有特大洪水等一些灾难,一些大企业就捐款,这个企业捐100万,那个企业捐200万,其实严格地讲,只要是上市公司,这么做是违法的,因为这是股民的钱,怎么可以说某一个人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就把这些钱捐出来?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做慈善事业,在一个企业里面应该固定每年的盈余有多少是捐助社会的。
中国现在在改革开放,已经不再是企业办社会,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要规范,法律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商法》、《税法》规定的内容,都是大家的责任。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管过去讲和平崛起,还是现在讲和平发展,国际上都在注意中国,也在排斥中国,因为我们中国企业不知道什么是企业的素质。现在国内的企业真正在内部给员工上课,给员工讲到社会责任或与法律相关内容的少之又少,而外企公司一定是经常把审计的规则给员工贯彻,而且还会有考试。这是中国企业应该提高的地方,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帮助弱势群体,而是怎么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我们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我们不能把子孙未来的空间当做今天的成本花出去。

陈 玮:和谐是最大的财富
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应该就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有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分,有形的财富就是我们能够给国家创造多少税收,解决多少就业。所谓无形的财富就是我们现在谈到的和谐,实际上无形财富就是企业怎么样跟社会和谐,企业里面的员工怎么和企业和谐。
企业和员工之间,我认为也应该是和谐的,企业发展壮大了,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之列,那么是不是员工在日常的培训、晋升,包括福利等等方面也和我们企业的发展相一致?我觉得只有做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企业和社会的和谐,才是对整个社会尽到了企业的责任。
常 幸:企业竞争力是根本
我带着一个非常沉重的心情来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中国的医药行业现在确实面临重大的考验。一个企业要真正尽到社会责任,必须提升企业的素质,提升竞争能力。
对企业社会责任,我感觉有一些偏见或者是有一些人理解歪了。我个人的看法,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由多层次的责任组成的体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最基本的责任是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责任,也就是说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一定要做到,如果利益相关责任都做不到,剩下的责任都是很难做到的。
千万不能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狭隘的、简单的理解为搞多少捐赠,把这个东西说成捐赠多一点就是尽社会责任了。也许这边在搞捐赠,那边在违法,或者那边在搞捐赠,这边在搞破坏。可能是用破坏生态环境的钱搞了一个捐赠。这绝对是错的,所以我个认为应该正确的、全面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真正能够负起它应负的社会责任是需要企业的竞争力的,因为你只有有了竞争力,你才有可能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今后应该更多的讨论企业怎样才能担得起他应负的社会责任。我认为企业只有尽到你的社会责任才能持续发展,不尽社会责任就很难持续发展。
范志军:可持续的,才是负责任的
作为企业家来说,可能要关注的事情就是为什么我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对股东有什么好处?是不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赚钱?同时又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现在很多的企业家通过行动来承担社会责任。比如:去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捐助希望小学,捐款用于环境保护等等。但是,这种模式是不是可持续呢?有多少企业能够每年拿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多的钱做公益的事情?
所以,应该可以找到一种创新的模式,能够帮助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企业又能赚钱,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的方式。
我想借用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评论穆罕默德•尤纳斯先生的时候用的一句话,原话是说为什么评给他诺贝尔和平奖呢?因为他说,当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的时候,持久的和平才有可能出现。我稍改了一下:当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出路的时候,持久的繁荣才能得以实现,我相信这是我们企业家最需要关注的社会责任。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纪 亮
嘉 宾→ 黄 鸣 皇明集团董事长 廖庆丰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
陈 玮 Hay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常 幸 华北制药董事长 范志军 苏宁电器副总裁

企业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该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世界,我们强调社会责任到底为了什么?
黄 鸣:建设品牌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选择了一个既能够照顾股东利益,照顾客户利益,又能够兼顾环境的行业,天生的就承担了多一份的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的能力有限、资源有限,如果能够一举多得,投一得三,效益就是最高的,承担责任的能力也是最大的。
前一段时间我们整个企业阶层和企业家阶层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捐赠几百亿的事情。引出了一片声浪,很多媒体开始拷问企业家们:你们尽了多少社会责任?我觉得这是对社会责任很狭隘的理解。
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体现,不仅仅是捐献的多少。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不倒闭,其实不仅仅是对股东、对员工,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此外企业对文化和品牌的建设也至关重要,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整个社会急需这种自信心、这种鼓励、鼓舞。所以一个社会的自信心,对未来的乐观,对自己文化坚定的自信、自豪,也是很大的财富,也是我们做企业的很大的责任。某些标杆的领导企业,应该为行业,甚至整个世界的行业树立标杆,为子孙传精神,尤其是一些领袖性企业更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在捐赠的时候,我们社会要注意对弱势群体心理接受能力的照顾,一方面给他物资帮助,一方面又损害他的尊严,这是不可取的。我们还要关注到精神方面的弱势群体,或者是精神和物质双重的弱势群体。
也许很多企业很多个人说我没有多少钱捐助社会,但我倡导一种文化,抚慰一种精神,甚至救助一些自杀和精神崩溃者,也是一种责任,对社会是有非常大贡献的。
廖庆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
作为一个企业主,把企业的资产如何分配,我可以说了算。但是,我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就不可以这样。因此我想在国内我们看到经常有特大洪水等一些灾难,一些大企业就捐款,这个企业捐100万,那个企业捐200万,其实严格地讲,只要是上市公司,这么做是违法的,因为这是股民的钱,怎么可以说某一个人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就把这些钱捐出来?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做慈善事业,在一个企业里面应该固定每年的盈余有多少是捐助社会的。
中国现在在改革开放,已经不再是企业办社会,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要规范,法律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商法》、《税法》规定的内容,都是大家的责任。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管过去讲和平崛起,还是现在讲和平发展,国际上都在注意中国,也在排斥中国,因为我们中国企业不知道什么是企业的素质。现在国内的企业真正在内部给员工上课,给员工讲到社会责任或与法律相关内容的少之又少,而外企公司一定是经常把审计的规则给员工贯彻,而且还会有考试。这是中国企业应该提高的地方,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帮助弱势群体,而是怎么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我们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我们不能把子孙未来的空间当做今天的成本花出去。

陈 玮:和谐是最大的财富
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应该就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有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分,有形的财富就是我们能够给国家创造多少税收,解决多少就业。所谓无形的财富就是我们现在谈到的和谐,实际上无形财富就是企业怎么样跟社会和谐,企业里面的员工怎么和企业和谐。
企业和员工之间,我认为也应该是和谐的,企业发展壮大了,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之列,那么是不是员工在日常的培训、晋升,包括福利等等方面也和我们企业的发展相一致?我觉得只有做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企业和社会的和谐,才是对整个社会尽到了企业的责任。
常 幸:企业竞争力是根本
我带着一个非常沉重的心情来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中国的医药行业现在确实面临重大的考验。一个企业要真正尽到社会责任,必须提升企业的素质,提升竞争能力。
对企业社会责任,我感觉有一些偏见或者是有一些人理解歪了。我个人的看法,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由多层次的责任组成的体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最基本的责任是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责任,也就是说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一定要做到,如果利益相关责任都做不到,剩下的责任都是很难做到的。
千万不能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狭隘的、简单的理解为搞多少捐赠,把这个东西说成捐赠多一点就是尽社会责任了。也许这边在搞捐赠,那边在违法,或者那边在搞捐赠,这边在搞破坏。可能是用破坏生态环境的钱搞了一个捐赠。这绝对是错的,所以我个认为应该正确的、全面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真正能够负起它应负的社会责任是需要企业的竞争力的,因为你只有有了竞争力,你才有可能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今后应该更多的讨论企业怎样才能担得起他应负的社会责任。我认为企业只有尽到你的社会责任才能持续发展,不尽社会责任就很难持续发展。
范志军:可持续的,才是负责任的
作为企业家来说,可能要关注的事情就是为什么我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对股东有什么好处?是不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赚钱?同时又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发挥作用?
现在很多的企业家通过行动来承担社会责任。比如:去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捐助希望小学,捐款用于环境保护等等。但是,这种模式是不是可持续呢?有多少企业能够每年拿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多的钱做公益的事情?
所以,应该可以找到一种创新的模式,能够帮助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企业又能赚钱,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的方式。
我想借用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评论穆罕默德•尤纳斯先生的时候用的一句话,原话是说为什么评给他诺贝尔和平奖呢?因为他说,当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出路的时候,持久的和平才有可能出现。我稍改了一下:当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出路的时候,持久的繁荣才能得以实现,我相信这是我们企业家最需要关注的社会责任。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纪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