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财务核算体系建设

来源 :冶金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123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为提高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研发能力,颁布了一系列扶持鼓励研发费用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迎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机遇期.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惠政策再加码,2021年3月,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企业在10月纳税申报期可提前享受上半年加计扣除优惠,2021年10月份纳税申报期再增加一个季度优惠,意味着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同时优化简化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调整优化计算方法,促进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轻税收支出对资金成本的影响.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法治建设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经之路,要坚持立法先行,用法治理念带领社会新时代向前发展.近年来,国家审计监督法律体系在探索中前行,依法审计的理念正在逐步渗透到运行模式之中,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视角,探索如何完善国家审计监督法律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推动力,不断推进国家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绩效审计离不开科学的绩效评价,当前绩效评价往往会忽略各高校本身的不同质性,即其自身条件与水平、发展阶段与战略定位、社会责任等因素不同,而造成其固有产出能力的不同,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而直接运用单位产出结果进行审计评价与判定,将不能科学反映其投入专项资金、资金管理使用者的贡献.本文提出采用“差额”动态评价法的解决路径,关注能公平公正地客观反映出专项财政资金投入效果与管理者努力程度,力求实现融合“引导、公平公正、放管结合、动态调整”科学理念的绩效评价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用财务指标比率分析法对企业进行财务评价,但是财务指标比率分析法在多种分析场景中容易失效,甚至产生错误结论,从而失去了财务评价的意义.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结构,在财务指标比率分析法之外提供新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