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贱伤农”最终伤及消费者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了解,生猪价格“跌跌不休”的局面正在全国多地上演,部分地区生猪价已跌到15年来的最低水平,养殖户养一头猪甚至会亏损300元。
  对城市消费者来说,肉价便宜是一件好事,但只要用经济学理论稍微分析一下就会明白,这一现象并不值得庆幸。在经历眼下的低价之后,紧随而来几乎肯定会出现一波高价,到时候掏腰包肉疼的还是消费者自己。
  “价贱伤农,价高伤民”是肉价一直难以摆脱的怪圈。对养殖户来说,这样的波动会带来沉重打击,并影响到养殖积极性;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能省下的往往只有区区一块多甚至几毛钱差价,而肉价下跌的大头通常都被中间商拿走,殊不知一旦遭遇肉价报复性上涨,多掏出来的就绝不仅仅是几毛钱或者一块多了。直观经验告诉我们,肉价忽高忽低,会让处在消费链条两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统统成为受害者。
  产生这种周期性波动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生产方式。我国目前仍以散户养殖为主,个体养猪户面临着无权定价、养殖成本较高和缺乏准确市场信息等问题。对此,一些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试图善意地引导养殖户的生产行为。比如当生猪出栏量下降、猪肉产量减少引发价格上涨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发放各类补贴。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善意干预有时可能适得其反——在补贴与高价的双重刺激下,养殖户肯定增大规模,随之而来的就是产量激增,价格下降。
  如何减少中间成本、拓宽销路也是个问题。以蔬菜为例,农民与超市对接提了多年,但仍是小打小闹,昂贵的物流成本很难让农民承受。与蔬菜相比,猪肉需要屠宰、检验检疫等更多环节,直接进社区的难度也更大,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也更低。要解决肉价周期性波动的问题,除了要转变生产方式,走规模化养殖道路以外,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养殖户和消费者不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周期中悲悲喜喜,循环往复。
  (摘编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4-04-16 )
其他文献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本病由管腔内的原因(肿瘤,息肉,异物,肠套叠)、管壁内的原因(血肿,脓肿,先天性狭窄,炎症损害)、管壁外的原因(粘连,外科手术后狭窄,因肠系
本文认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五个显著特点:坚定的信仰追求,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的忧患意识,真挚的为民情怀,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蕴含了四个方面的党建发展规律:紧扣
目的观察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变化,探讨其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淋巴结核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
2012年6月7日,笔者在门诊接诊了某番鸭养殖户,反映自己饲养的97只10日龄内的雏番鸭不明原因死亡,每天死亡3只~5只不等,5天已经死亡将近30只。
目的 分析临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种类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12例,采集其痰液、咽拭子、中段尿、大便或分泌物等,共检出假丝酵母菌属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