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诊断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1971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及PubMed,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Internationd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数据库中关于子宫内膜增生诊断和药物治疗研究的文献,分析其诊断方法,以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常用筛查方式,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以孕激素(口服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为主的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二甲双胍、地诺孕素、染料木黄酮、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提供了良好选择.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窄带成像内镜、宫腔镜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诊断等新型检查技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价值已被证实,新药研发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聚氯乙烯(PVC)与非PVC药品包装材料(简称药包材)对大容量注射液(简称大输液)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查询相关文献、指导原则及法规,从塑化剂迁移、药物吸附性、生物安全性方面比较PVC及非PVC药包材对大输液药品质量的影响,并总结大输液药包材的发展趋势.结果 非PVC药包材在塑化剂迁移、药物吸附性、生物安全性方面均优于PVC药包材.结论 非PVC多层共挤输液膜材料已成为大输液药包材的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颈痛颗粒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45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痛颗粒治疗)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颈部血流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84.78%(3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平均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