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廉”破解“治村”难--浙江省平湖市清廉村居建设探索

来源 :农村经营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紧盯“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深化农村“三资”监管,创新乡村治理举措,持之以恒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被评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部门肯定,“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积分制8大典型案例。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经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批复,贵州省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拓展“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试验任务。针对“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利益联结不紧密、作用发挥不好、退出路径不畅”等问题,湄潭县通过规范资金使用、建立联结关系、合理量化股份、强化绩效管理、建立退出机制等。
4月1日,2021年北京市节地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隆重举行,500余人参加公祭活动;4日,南昌市瀛上墓区祭扫人流量为277623,创2012年以来新高,平时墓区工作人员一般在1000余人,这天,南昌市多部门共投入工作人员2387人;10日,汕头市第41次骨灰集体海葬活动中,1150名逝者骨灰魂归大海……
始于1956年的殡葬改革,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其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殡葬是民生大事,实现“逝有所安”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过往,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和经验,还有哪些短板和问题;展望未来,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随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外界之间的经济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矛盾纠纷也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给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法化解涉农矛盾纠纷,提升涉农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人才”问题是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多位代表委员提出,通过制度性安排,鼓励支持城市退休人员告老还乡,让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引发各方关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国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振兴乡村迫切需要各方面人才广泛参与、大力支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每年有上百万的退休人员赋闲在家,多少给人用材不尽的遗憾。鼓励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发挥余热,既能破除乡村人才短缺困境,又能缓解“
为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2019年印发《落实〈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相关责任部门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实施小农户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工程。云南省腾冲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支持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了粮食、万寿菊等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把先进实用的装备导入小农户,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清查集体资产6.5万亿元,集体土地65.5亿亩,确认成员超过9亿人,53万个村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改革究竟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让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改革下一步重点和方向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山东省济南市
福建省晋江市自2019年8月起,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行动,着重解决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长期被侵占、经济合同签订不合规等问题。截至2020年10月,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登记在册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1961宗,总金额288.8亿元,分别比2018年清产核资增加806宗、230.2亿元。村级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满意度测评平均92.6分,比整治前提高6.4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民政部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突出抓“早”(早研究、早部署、早见效)、抓“细”(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有细化工作方案、有督促检查台账)、抓“实”(突出民生职责,设计8项为民办实事活动,让群众得实惠)、抓“深”(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牢固树立初心使命,完善民政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折不扣完成规定要求,创新开展自选动作, 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