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缺憾的合璧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光轻轻吻着米黄色的《飘》,玛格丽特·米切尔因了它而享誉全球。小说成功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斯佳丽与梅兰妮。
  在某种意义上,斯佳丽与梅兰妮颇为相似,她们的指尖、发上,甚至一颦一笑都散发出摄人心魂的魔力,柔弱似水的身躯下蕴藏着惊人的力量与勇气。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们涤荡了哭哭啼啼的一身娇嗔与妩媚,使得灵与肉都有了异样。
  除了这一点,作者在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上,却如冰与火般截然不同。人们望穿秋水,终于可在梅兰妮身上获得了传统意义上对女性的这种期望:尽管容貌上稍有瑕疵,可她的品性与性格可谓完美无缺。她温柔、宽容、友善,可以原谅自己的朋友与丈夫,可以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她像是夜幕时分挂在天边的皎月,令那些人格卑劣的人自惭形秽。
  毫无疑问,斯佳丽是一位非传统的魅力女性。她性格中虽有许多缺憾,诸如自私、虚伪与轻浮,甚至还有不少让人生厌的东西,但这丝毫无损于她的魅力,反而平添了一种亲近的真实感。她拥有不输于男性的勃勃野心与强烈的征服欲,甚至流露出不择手段的偏执。在一贯纤弱的女性形象面前,她横冲直撞,用火焰冲天的力量,撕开人性的一个缺口,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女性无穷的魅力。
  我们很难评判这两位人物形象到底孰优孰劣,在现实生活中,她们的影子少而珍贵。但看惯了光怪陆离的人生,梅兰妮的形象就不免显得有些苍白和虚幻了,更像是在文学世界里树起的一个道德标杆,而不是真实世界里的可望可即。更何况从古至今对女性的固定标准似乎也成为了人们描写的一种囚笼,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得扁平、单薄而缺乏与现实的有效联系。我们需要描绘的不应该只是一堆美好名词的叠加,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甚至有阴暗面的人。
  我们期待在书中看到更多和斯佳丽一样的人物形象,和《金陵十三钗》中的赵玉墨、《面纱》中的吉蒂一样完美又有瑕疵的人物形象,或许只有踏出描绘丑陋形象的第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才是高尚。
  此时,月光正静静地泻在这完美与缺憾的合璧上……
  (编辑:于智博)
   评点:谭新阳
  这篇文艺短评,非常典型,亮点不少:
  1.结构清晰,先总后分,分的内容又先写两人的相似点,接着写不同点,然后写她们的优劣,最后表露出作者更倾向斯佳丽,文章如剥笋抽丝,水到渠成,丝毫不乱。
  2.处处比对,又观点鲜明,第二自然段,比对斯佳丽与梅兰妮的相同处——都蕴藏着惊人的力量与勇气,第三、四段比对她们的不同点——传统与非传统女性,第五、六段道出更喜爱斯佳丽的原因。
  3.語言准确生动,如“更何况从古至今对女性的固定标准似乎也成为了人们描写的一种囚笼,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得扁平、单薄而缺乏与现实的有效联系”。
其他文献
“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  这是张爱玲囚居小室时想起的句子。彼时,她反抗父亲与继母,欲寻求独立而未果,反被父亲打成重伤,软禁家中。而她透窗一窥之时,却发现身边人的生活并未因她的遭际而改变分毫。  这是爱玲笔下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无论命运如何,每个人在社会的洪流之下总是不得不被裹挟着前进。个体卑微若草芥,生活自是无心理会其或喜或悲的复杂内心活动。这很残酷,但这也是现实。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
天津大学:最会谈恋爱  大学生经常为“恋爱是不是大学的必修课”而争论不休。天津大学就开设了《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程,试图终结这个话题。仔细看看课程设置,除了“恋爱礼仪与约会技巧”“爱他/她先要爱自己”“爱有自我才会赢”这样的内容,天津大学还推出“伴侣咨询”“伴侣情感学习小组”讨论等心理咨询服务。如果你能学以致用,交往到一个好的对象,老师还会酌情给你满分。  爱确实是本能,全人类无师自通。但如何正确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2019年7月31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首周末破7亿的成绩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燃爆”“炸裂”“惊艳”等各种溢美之词都难以形容网友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谁能预料,“史上最丑哪吒”居然刷爆网络,成为大家的心头好,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高光时刻。  从年初发布的预告片被质疑太丑,到点映场口碑爆棚,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走
这么多年来,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她诚然看到其他地方比那里更美也更好,但是她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她在童年时期的故乡所感受到的那种安谧和欢悦。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男孩子根本没有在乎过国家是富还是贫,他从看到第一道垂柳飘拂的河堤和第一幢圆木交叉为梁的矮平房的时候,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就难以克制了。  ——【瑞典】塞爾玛·拉格洛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忠
高考真题·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素材视点】  “被需要”,一种多维而复杂的心态。“被需要”的心态,是在寻求一种真切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更是在寻求他人适时的赞赏和肯定。渴望被家人需要,是在尋求家庭生活的一种幸福感;渴望被工作需要,是在寻求对自己才干和贡
有一次,在德国旅行,好奇心之后是深深的隔膜,我好像是从一帧帧明信片前踱过,教堂、音乐厅、森林、莱茵河,它们美不胜收却是两不相干。这一日我来到海德堡的一个公寓,在厕所里看见了公寓的后院,看见后院和后院连成一排,连绵的屋顶上有电视天线还有老虎天窗。我觉得鸽哨马上就要响起,有一群鸽子要从邻居的鸽房里腾上天空。这是最日常的情景,这是我们平时生活的日日夜夜里的情景,这是钻心钻肺的情景,真叫人又苦又甜。然后再
事件背景:  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北京大学迎来120岁的生日。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起,至1912年更名北京大学,再到今天,120年的时间里,北大浓缩了家国风云的跌宕起伏,也凝聚了一代代人的青春、理想与奋斗的梦想。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
虽然家人坚决反对,但为了追逐、实现自己学医的梦想,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今年重新高考,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录取。硕士“回炉”报考本科,这在全国非常少见,自然成为了社会热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张韫喆的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很多人认为张韫喆的选择成本太高,从宏观的社会层面说,他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上稀缺的教育资源。此前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作
那座铁路桥,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记忆——  爷爷那一辈,桥还不能称其为桥,铁路铺在白色的鹅卵石上,静静地横卧在小城中央。那时的火车,呼哧呼哧地拽着几车皮煤、铁,满载着建设新中国的希望,奔向一个个大工厂。爷爷说,那时候的火车很慢很慢,慢到即使并不在我们小城停靠,也给了乡亲们充足的时间呼朋唤友。他们随着火车一同奔跑,挥舞那印着红星的帽子,兴奋地高喊着:社会主义万岁!最开始的铁路桥,尽管还未成形,却担负着
我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上小学时,有些同学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濮瘸子”,这给小时候的我造成了心理阴影。还好在9岁那年,我做了整形手术,叫我“濮瘸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我从自己的处世哲学中总结出一句话,是我从两个朋友的名字中提取的,叫“博观约取,求冠居亚”。所有成功都来自厚积薄发,标准可以高,但一定不能锋芒毕露。  这一点,我媳妇看得最明白。她说:“亏你小时候腿有病,否则指不定狂成什么样。”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