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献血十四载 无私奉献见真情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郝献力今年55岁,中共党员,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税务局工作,历任税务所副所长、征管科科长、税务分局副分局长等职务,现在新华区国税局第三税务分局从事征收管理工作。自1999年起,他开始响应政府无偿献血的号召,从此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郝献力将无偿献血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和热情,1999年至今,郝献力已经连续献血十四年。这些年来,他用朴实无华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创造了令人敬佩和感叹的精神财富。即使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他也一如既往地支持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迄今为止,郝献力已无偿献血18次,个人累计献血量达9600毫升。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4000毫升计算,他献的血相当于常人血液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已能救活12个病人。看看他拥有的11个红彤彤的献血证,不由得让人心灵震撼。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看见自己殷红的血液流进血袋中,都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因为自己的鲜血能够让生命重放光彩,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无偿献血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无偿献血工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郝献力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它是人与人之间无私友谊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精神的集中体现。郝献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无偿献血无损身体健康,他自己也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献血的好处。他说:“无偿献血,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既能为他人带来幸福,又有利于社会和谐,是一件有利于全社会的好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税务干部,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并且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就会將献血一直坚持下去。”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决定“土地入市”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但是由于现行法律的限制,特别是上位法《土地管理法》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严格限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利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市场上大学
作风问题在各个单位或部门之间都是热议的焦点,作风问题到底能影响到一个单位或部门到什么程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才是单位或部门所关心的。提到作风问题不能不说领导干部作风,单位或部门中领导干部的作风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会很大程度的反应到各个方面。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中,作为一名干部,他的说话的分量要较常人重,所以领导干部所体现出来的作风效果就影响到了整个单位的作风
领导干部的党性,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