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模型的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来源 :安全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分析与管理,以人员、管理、材料与技术、设备及环境5个方面为视角筛选出20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粗糙集理论优化的层次分析法耦合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依据五元联系数的各阶偏联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集对势分析,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五元联系数建立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长沙市某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较低,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可真实反映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提高了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可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静态与动态评价的有效结合,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是安全学科发展的基因和核心,对安全科技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采用归纳的方法,总结作者近20年来从事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创建研究及其推广应用的经验和体会,并将其表达成形象的“人形”和“轮形”思想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围护结构蓄热特性与夜间通风的效果,以黄山市建设大厦为对象,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墙体材料通风蓄热及空调季夜间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相变材料相比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红砖砌体,其建筑总能耗分别降低了2%、7.8%、9%.基于不同蓄热墙体通风耦合计算结果,选用相变材料与夜间通风进一步模拟计算,全年空调冷负荷节能率提高了4%.同时,通过改变通风换气次数对建筑进行动态模拟,对比不同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得出研究所模拟建筑应选用10次/h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