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评价植被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对2015和2018年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内河滩地、砾石地、芦苇地、斑茅地和沙坑地5种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
【机 构】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5ZB002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510626064)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植被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的变化,对2015和2018年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内河滩地、砾石地、芦苇地、斑茅地和沙坑地5种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共有32科80属113种草本植物,2018年共有57科118属161种草本、灌木植物,以河滩地和斑茅地的物种变化最显著,均有灌木层加入,而砾石地的变化最小。2018年除河滩地、斑茅地外,其余生境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各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词汇蕴含着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探讨其文化内涵及英译原则,有助于更好地达到文化外宣的效果。当今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中充分掌握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减少语言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新高且有持续递增的趋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经济竞
目的恶性血液病具有死亡率高、恶性度高的特点。本课题通过观察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判断是否与健康对照存在差异,研究肠道微生态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