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粒重构成因素对大豆高产育种的作用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fant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河南大豆为材料 ,用生物统计方法研究了株高、株有效荚数、节粒重、株茎重、粒茎比和每荚粒数等株粒重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 .结果表明株高、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和株粒重呈正相关 ,环境相关较小 ,说明其间的关系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 ,可以作为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选择指标 .其对大豆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等、因此 ,在合理密植的条件下 ,提高株有效荚数和节粒重 ,适当增加粒茎比有利于豫大豆高产育种 . The effects of plant height, number of effective pods, weight of section per plant, stem weight, stalk ratio and grain number per pod on the yield were studied by using biostatistics method with soybean in He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pods, the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the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the ratio of grain stem to grain weight and the grain weight per plant, indicating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genetic factors and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selection index for increasing soybean yield. The effective pod number, stalk ratio and so on. Therefor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lose planting density, the effective pod number and grain weight were increased, and the proper proportion of grain stem to stem increased the breeding of high yielding soybean.
其他文献
11月16日,“海峡两岸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论坛”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论坛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台湾中华智慧资产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陈明邦、杨浦区副区长唐海东
编者按:11月3日,一群主要来自长三角和日本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在上海社科院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以产学研为主题的研讨会.按照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企业研究室主任顾光青的说
问:我们是一家医药研制公司,最近正在开发一个新药项目.由于公司处于初创阶段,自身的研发力量有限,于是就想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与某高校建立关系,共同开发.
本文阐述了Visual Basic多媒体软件开发环境下如何设计多媒体CAI课件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问:我是一个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我们公司前面在一个项目研发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虽经研发团队昼夜攻关也未解决.
本文利用高碳石墨生产中产生的酸废水制备无机混凝剂--碱式氯化铝,取得较好效果.其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标准,混凝效能与市售碱式氯化铝相比相差无几,并且在相当宽的pH范围
技术管理在国外已经兴起10多年,其职能包括:技术战略制订、技术开发管理、技术预测、技术评估(价)、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每一项职能都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
本文论述了混凝沉淀法及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业综合废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净化废水,COD去除率分别为60%~70%和80%左右.实践中可以根据制革厂排放的废
杂志社和上海市技术管理职业资格管理办公室策划了一个“企业技术管理沙龙”的活动,这个活动将在以栏目的形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