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进步,职业院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专业教学上非常的突出,同时在人才塑造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如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倘若在该方面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矛盾冲突。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职业;校园;企业;文化;对接
  前言: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职业工作者。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过程中,学校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案来实施,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来完成融合任务,否则最终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必要性
  (一) 校企合作的发展前体
  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职业院校之所以在发展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体上的工作可以按照预期来开展。但是,在很多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较大的矛盾现象。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笔者认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文化方面没有较好地融合起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校内表现突出,在企业当中却没有充分地将自身的知识展现出来。例如,学生在学校当中,是尖子生,是重点的培养对象,自身得到了很多的奖学金,同时在专业系别的内部,也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其进入到企业当中实习工作以后,人才比比皆是,大家都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自身的优势变得非常不明显,需要从头开始奋斗。这种差异的出现,导致很多学生适应不了企业的环境。所以,校企合作模式想要在今后正常地开展,想要由此来培养更好的人才,就必须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有效落实。
  (二) 促进校企文化的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职业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并非单纯的培养理论上的人才。所以,多数的职业院校文化,都在于将实践能力提升,要真切地看到学习成果、工作效果,这样的人才才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与关注。通过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将校企文化进行合理的提升。首先,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过程中,会直接将企业方面的一些文化进行灌注,让学生提前了解到企业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及时分清楚校园和企业的不同。而职业院校本身又是企业的特殊形式。人才在这种状况下被培养,可以在很多方面了解到校企文化,将自身的技能进行深化,日后的工作水平将大幅度提升。其次,校企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除了在精髓上表现固定外,其他的很多方面,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企业需求的发展等,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改变,要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文化思想,减少固有的缺失与不足,将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
  二、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
  (一)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对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而言,其在操作上并不简单,可是在难度上也不是特别的高,整体上的实施,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完成。首先,校领导必须将自身的观念进行合理的转变,要在认知度方面有所提升。学生在职业院校当中,虽然接受的训练标准是按照企业来完成的,可是校园所提供的保护和优待也比较多,当校领导按照错误的观点来进行训练时,很容易导致文化的融合出现较大的矛盾。比较建议在两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多多以企业的文化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日后工作的真正方向,找出自身的工作优势,然后去自主了解相关的企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在思想上有提前的准备,减少较多的问题。其次,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很多学生都会到专业的基地当中去锻炼,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借此来让学生以企业的视角来进行文化的学习,从而将自身的工作水平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高认知的过程中,要保证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顺利,将两种文化的异同深入地分析,积极了解到学生的看法,从而采取顺势引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取得的文化融合效果比较符合预期。
  (二) 搭建校企文化對接的平台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职业地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过程中,还必须更好地搭建校企文化对接平台,将各方面的融合对策有效地执行。有些教师、领导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总是坚持自身的看法,而学生在实习阶段当中,双方人员都是不能得罪的,如果出现站错队伍的现象,很容易对自身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不波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必要搭建校企文化对接平台,由此来促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顺利完成。职业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企业精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各专业在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时要把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和企业各个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作为重要的调查内容。另外,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教育,聘请企业一线高级技工来校指导学生实习训练,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尽快适应行业企业的文化特点。
  总结:本文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展开讨论,现下工作的开展基本上符合预期的进度和要求,各个方面未出现严重的问题。日后,需要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开展深入的研究,健全融合体系,在新文化的推广上争取学生的高度认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1:70-73.
  [2]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3-126.
  [3]罗先奎,解光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意义与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02:78-8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倾听能力较弱,还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倾听,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对此,本文以小学体育课堂为例,对培养小学生正确倾听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从师生关系、教学契机、课堂游戏和激励性评价等四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  关键词 体育课堂
摘要:哲学与人生课程主要是为了使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判断,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具核心竞争力。当前市场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竞争激烈,唯有使他们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胜任岗位要求,摆正自己位置,占据优势地位。中职院校不但应该从学生的专业知识上入手,使其具有从业资格,更应该做好其思想上的工作,通过软硬件教学资源的相互结合,使其增强综合能力,
摘要:机械制造作为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中专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与以往小学初中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职业中专需要上实训课,现代加工制造专业尤其需要上实训课。实训课的教学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特别重要,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技能,更要让学生学好技能,否则学生毕业以后到工厂上班会闹笑话的,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前景。  关键词:实训课;加工;积极性  机械制造作为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中专专业,对于学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校外教育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阵地。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习兴趣,在新的情境教学模式中,将知识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将知识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打破沉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新知识。情境创设教学理念是和新课程的要求不谋而合的。情境创设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情境。基于此,本文结合情境创设教学实践从以下几
摘要: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读书的过程就是掌握基础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因此会学习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引导者,通过对学生传达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并发现新知识,然后运用自己的方式去积累新型的学习方式。分层预习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教学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升综合素养。本文将着重分析小学中高年级分层预习的实践过程,通过明确分层预习的教学价值,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