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队史 颂丰功伟绩

来源 :少先队活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的光荣历史,是我们进行少先队员组织意识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活动的形式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试举例如下,供参考。
  组织观看相关影视片。为了加强对少年儿童的革命传统教育,有关部门拍摄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如《红孩子》《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刘胡兰》《离开雷锋的日子》《祖国的花朵》和最近的党史动画片《号角》等,这些影视片是我们开展队史教育活动的丰富资源。
  召开“小英雄知多少”故事会。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无数小英雄,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如:第一代红领巾的光辉代表——罗志群和邓金娣、少年英雄欧阳立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小歌仙”张锦辉、小侦察员郭滴海;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小英雄”王璞、小烈士李克元、牺牲时才13岁的抗日儿童团员李爱民、“儿童劳动英雄”米玉兰;解放战争时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小长工”谢荣策、“少年英雄”林森火、“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有英雄集体“报童近卫军”“东山八少年”等。
  新中国成立后,小英雄就更多了,刘文学、张高谦、龙梅和玉荣、戴碧蓉、韩余娟、何运刚,以及全国少工委评选出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通过召开故事会,鼓励队员们查找小英雄的故事,并讲给小伙伴们听,在讲与听的过程中,了解少年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举办队史图片展览。把中国少年儿童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图片,做成展板供大家参观,让更多少年儿童在感知历史的同时,产生一种光荣感。
  进行“星星火炬代代传”歌舞表演。挑选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少儿歌曲,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倒列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小号手之歌》;抗日战争时期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红缨枪》《酸枣刺》;解放战争时期的《卖报歌》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红领巾之歌》《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雏鹰之歌》《总书记和我们手拉手》……用独唱、小组唱、表演唱、合唱、舞蹈等形式,加上串联词进行演出,构成一部小小的音乐舞蹈史诗,让队员们在编与演的过程中,体验时代精神,增强责任感。
  举行“小英雄颂”赛诗会。在了解、学习革命小英雄事迹后,发动队员创作歌颂小英雄革命精神的儿歌、童谣,在普遍传唱的基础上,小队之间再以朗诵、表演等形式展开表演竞赛。
  组建队史巡回宣讲团。少先队大队部号召高年级队员组建队史巡回宣讲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中、低年级的队员讲述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革命小英雄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队史。
其他文献
作者将水玻璃的改性作用归结为消除和阻缓水玻璃的老化,调节聚硅酸溶剂化层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以及使硅酸凝胶基本颗粒细化等.并从粘结桥的形态学来探讨改性水玻璃增强机理,还
简介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由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而出现材料的伪弹性现象,以及随同马氏体相变和逆相变所显示的形状记忆效应.阐明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的条件及示例.略述形状记忆的机
自1960年梅曼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二十多年间激光技术的发展,促使固体激光材料的研究工作也迅猛发展。固体激光材料可分为晶体材料和非晶体材料两大类。以非晶体材
由于大多数合金设计是经验或半经验性质的,有必要对相变和晶体学缺陷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更多的注意。本文列举若干例子说明电子计算机模拟在这些领域的进展。仅当考虑的力学
本文对 NiO 单晶及不掺杂和掺 Li,Al 的 NiO 陶瓷的高温(800~1400℃)电导率和温差电势进行了测量。在一定温度下,NiO 单晶的电导率与 P_(O_2)(?)成比例,不掺杂和掺 Al 的 NiO
本文介绍了用聚碳硅烷与几种高聚物的共混物经高温处理制备碳化硅纤维的研究。发现聚碳硅烷与合适的高聚物如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共混后,可以提高聚碳硅烷的强度、可纺性以
一、前 言 近年来,玻璃钢/复合材料在低温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美国,已有二种符合NEMA标准,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这二种材料在低温工程
维生素A(V_A)与一系列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各种视黄基席夫碱及其金属络合物。通过IR、ESR、NMR和Mossbauer谱图的表征,确证其基本结构。其物性、电性、磁性和吸波性能的测定
1581年,17岁的伽利略来到意大利名城比萨市。他的父亲认为当一名医生会很有前途,于是就把伽利略送进了比萨大学医学院。不过,伽利略似乎对数学和物理学更感兴趣。他从小就善
在进行复合材料设计以及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破损估算时,复合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自从四十年代中叶复合材料问世以来,已有许多人从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