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之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曾说:“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我们的生活极少会以真实面孔示人,我们所看到的,大多也只是表面现象。正如在“二战”期间,英美军方对战机防护的调查结果: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指出应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它这部分数据极易被忽略。所以,我们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判断一个人的高矮,不能只看他的影子;判断湖水的深浅,不能只看它的色泽;判断一个人的品性,不能只看他与人交流时的态度和神情。世间有太多扑朔迷离的假象,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智慧。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我们可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营销机构抓住消费者冲动消费、攀比消费等心理,将产品描述得天花乱坠,以谋求更多的利润。只有透过表象看本质,才能在花样迭出中看到最核心的内容。深谙此道的人,不会轻易地受到表面现象的困扰,看待问题时会如拨云见日,为人处世时会更游刃有余,愈加从容。正如防护战机,只有认清战机真正的薄弱部位,才能够事半功倍。
  透过表象看本质,为社会助力,为国家助力。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日中天,可是没有人看透其中深层的矛盾关系,最终酿成大祸,资本主义市场短时间内急剧崩溃。反观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邓小平同志透过表象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及时调整策略,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进行改革开放,助力我國经济的腾飞。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事关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它不仅仅关乎一架战机的战斗力,更关乎着历史车轮的方向,是民生所系,国运所示。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需要经过培养才能形成。林语堂先生曾在《京华烟云》中写道:“关键在于,你的能力,能让你自己看到什么?”没有人天生独具慧眼,更没有人生来就能将事物看得明净通透。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如果没有在早年读书时形成的深厚积淀、开阔视野、吞吐山河的胸襟和从事基层工作所积累的丰厚经验与深刻体悟,又怎能有一针见血的独到见地?又怎会在艰苦异常的长征时期坚定地率领红军一路西行北上,坚信“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在绝望中看到光明?又何来日后“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们生活的世界错综复杂,有人说:抱得残枝待晓春,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我想说,残枝即春色,如果冬天来临了,春天还会远么?云朵即月色,月亮之所以望不见,只是因为她躲在了云朵之后。
  如果生活戴着面纱,我们要摘下它的面纱;如果现实扑朔迷离,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作者系河南省新乡市新乡一中学生】
其他文献
浙江一考生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句歌颂钱塘江弄潮健儿的诗句,用来形容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大潮中弄潮争先的浙江人是再恰当不过了。浙江之所以能够走在中国的前列,进而走向世界,凭借的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删除段末的“决心”,只留下分析“浙江精神”内涵的内容,更能凸显本文的论述重点。)  所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坚
期刊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  我是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辍学回家。当时能够找到的可读的书籍屈指可数。为了读到一本书,我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  记得邻村同学家里有一本绘图版的《封神演义》,为了
期刊
作为新时代中国的新青年,我们青年人被老一代人寄予了厚望,因为我们代表着希望,代表着腾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后生,因而我们被赋予使命;我们又是新生,因而我们更富有活力和创造力。所以,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们,应当为中华民族增添色彩,应当自强不息。  中华青年当自强,在于肩负使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新时代赋予了我们青年一代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之中,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不会
期刊
事作概述  2018年从1月份开始,国产好片不断,《无问西东》《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以及最近崛起的《无名之辈》,这些国产电影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甚至屡屡超越国外大片。以《无名之辈》来说,11月份就在单日票房上超过了《毒液:致命守护者》《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这些进口大片,连续9天霸占当日票房冠军。上映14天,《无名之辈》票房已接近5亿元,成为去年国
期刊
时评,在一般人眼中不过是一些对时事较为敏感的寫手们的“急就篇”,思想和艺术方面相对粗疏。事实上,前人留下的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里,时评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中,不少就是时事评论,像中学课本选用过的《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皆为评论中的上品。好的时评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质: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表达,其作者必须具有深邃前卫的思想、明察秋毫的眼光和精准睿智的表达。
期刊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位于广东佛山的古建筑青云塔经过修缮后,颜色变得十分鲜艳,失去了原有古韵,并上传了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对此,管理方回应称,对比照片中并非同一古塔,而是青云塔和太平塔两座古塔,二者被当地人称为“双塔”。“双塔”的修复全程都经过专家组指导把关。  倘若诚如管理方所说,网上的两张对比照片,此塔非彼塔,当地并没有破坏文物原貌,那网友大抵是没有了解清楚情况,造成了误会。管理方及
期刊
世界是一面立体的镜子,我们都是站在镜前的人。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镜子本无情感,因人的存在,有了喜怒哀乐。生活本无所谓简单与复杂,只因人的态度不同,也便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熟悉毕淑敏的人知道,即使在最困难时,在部队的她依然是稚嫩而温润。世界于她,是柔软甜蜜的棉花糖。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她积蓄了对大自然
期刊
阅读量大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归根结底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而不加以思考和应用,恐怕“阅读”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只会读书、不会实战的人,人们会批评他“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考和应用,可以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有许多读书人总结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大家公认的
期刊
“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并不能和“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画上等号;不想当科学家也并不代表一定拜金,并不意味着不尊敬科学家、不崇拜科学。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生都想着当科学家,那恐怕才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多种运行机制,也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有多种选择,有多种追求,有多种机会。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
期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用他毕生的精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初次与老师见面时,她用温柔的声音与我们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为我们讲述着学校的美好,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还有一个个在学校应当注意的事项。  她是我的英语老师,从面容上看,她似乎是一位比较严肃的老师,而经过与她接触之后,会发现她是一位温柔而可亲的老师。上课时,她微微弯下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