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修饰型MgO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综合实验设计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磷酸盐修饰型纳米MgO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以一水合亚磷酸钠和市售纳米MgO为前驱物,采用一步固相焙烧法制备了磷酸盐修饰型纳米MgO。利用XRD、BET、SEM、DRS等常规测试技术对修饰前后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该实验以传统绝缘体MgO为研究对象,设计方案简单、新颖,利于学生理解材料结构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实验内容涉及材料合成、常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评价等多方面知识,可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水平。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物,微塑料在水和土壤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了近年来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检测、赋存、表征和毒理学等方面,但与水生态系统相比,对土壤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的了解还很有限。为此,论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丰度及分布特征、微塑料对土壤结构和生物的负面影响、微塑料的迁移机制以及食物链中的营养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揭示土壤环境中微塑料造成的潜在生态和人类健康风险,最后提出未来微塑料污染及其土壤生态毒性的研究方向。
以新型马赫-曾德尔干涉(MZI)为基本原理,以偏芯熔接为构造方法,结合光纤包层模和纤芯模对应力、折射率的敏感特性,制作了一种可用于应力与折射率测量的新型光纤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施加应力为0~500με时,该传感器的透射光谱随着应力的增加向短波方向偏移,经过计算可得传感器的应力灵敏度可达7.00 pm/με;当外界溶液的折射率为1.332~1.398 RIU时(R
针对动车组列控车载系统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部件的可维修性及故障组成的多状态性,通过控制维修工数量和维修优先权,推导适于GF(GO-FLOW)模型计算的多状态可修系统的故障率和可靠度计算模型。以CTCS-3级列控车载系统为例,建立多状态可维修系统的GF模型,将0~100 h的工作任务划分为7个时间段,通过定量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系统实际工作情况故障率的变化趋势;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平台,与单独采用GO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GF方法能够更简捷、有效地对多状态可修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了水溶性海藻酸盐的添加对液滴中墨水胶体沉积形貌的影响.当海藻酸盐的质量分数(w)为0.03%时,墨水胶体沉积形貌为单一咖啡环;增加海藻酸盐的w至0.06%~0.20%,沉积形貌具有中心-边缘2个独立区域(双区域);继续增加海藻酸盐的w,当w≥0.40%时,墨水胶体均匀沉积.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盐聚合物的添加可以对沉积形貌进行有效调控.
设计了一种新型玻底载液装置,实现了低成本的细胞培养与观测。采用下载器支撑载物玻片,硅胶垫密封上载器和载物玻片,既实现了装置稳定的载液功能,又方便装置拆卸以进行灭菌和更换零件,实现器件的重复使用。经过细胞培养、显微成像、灭菌等实验证明,该载液观察装置满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承载厚度<0.17 mm的成像要求,能够直接用于哺乳动物细胞长时间培养并进行观测。它具有可装载于普通载玻片支架、可重复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在合成的MIL-88A纳米棒上包覆了一层15 nm的SiO2膜,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并结合能谱分析证明成功合成了MIL-88A@SiO2核壳纳米棒。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通过原位加热样品杆对比研究了MIL-88A纳米棒和MIL-88A@SiO2核壳纳米棒在加热过程中金属颗粒的析出与迁移过程。结果表明,MOF分解过程中首先是有机配体裂解导致完整的晶体结构被破坏之后金属颗粒才逐渐析出,而MIL-88A@SiO2核壳纳米棒中致
于2015年的枯水期(1月)和丰水期(8月)进行浮游动物采样,使用通径分析法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结构特征方面,轮虫在两座水库的物种种类组成中占比最大,水泊渡水库和倒天河水库中轮虫分别占各自总物种数的50.00%和72.73%。两个水库的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时间上最高值出现在丰水期,空间上最高值出现在大坝。相同水库不同水情的优势种有所不同,相同水情期不同水库优势种也不完全一样:枯水期水泊渡水库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PSIM软件和实验平台进行虚拟仿真和实验教学设计。将最大功率点跟踪常用的恒定电压法、电导增量法、扰动观察法相结合,引入梯度下降法,通过梯度计算和电压区间细分,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压扰动观察法来减小光照强度变化对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影响,提高跟踪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更快更准。
以光学塑料(Acrypet VH 001)为研究对象,通过Moldflow软件分析计算了不同保压压力条件下光学材料的相移和迟滞值。采用正交实验获得最佳的保压压力值,然后在最佳的保压压力再调整保压曲线,在原有的优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双折射值,使得透镜所透过的光线达到更加完善。分析结果表明,合适的保压压力在材料凝结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挖掘材料的品质,减小双折射的相移、迟滞值,对于提高光学制品的加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构建了分布式多机器人系统仿真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多智能体探测任务分配实验。在实验中,提出用一种改进合同网拍卖算法实现多智能体系统探测任务的分配。该平台具有界面友好、易于上手、方便扩展等特点,适用于多智能体系统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依托该平台,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