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留住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笔者认为,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应加强对激励机制的研究,注重从几个方面入手来统筹运用激励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阶段经济背景下,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格外重视起来,特别是原先只重视如何招工、如何招到好员工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员工的激励机制,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留住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其实,无论在企业、政府还是事业单位,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政策、制度,为本单位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持久动力,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一、激励机制已成为当下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在《天下无贼》这部电影中有句名言为大众广泛传播:“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虽说是句经典台词,但也客观上反映出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而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地位。
     其一,激励机制(Motivate Mechanism),也称激励制度(Motivation System),就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对于越来越复杂背景下、各种元素融合刺激的社会人来说,简单地靠薪水增加和职务的提升,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人力管理资源对激励机制寻求新的途径。
    其二,人力资源机能是企业机能系统中的关键机能。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而能够将人力资源机能与其他机能相联系的就是激励机制。因为它是发挥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激励机制对于人类行为模式的作用,主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表述为:激励满足个体需要,促使个人形成动机并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在工作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自然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为重要的目标。
    其三,企业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素质的提高,譬如,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在招聘人才时对岗位基本学历的要求,且不说是否具有合理性,但说明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多数的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也从传统的人事部门、档案管理等简单事务管理转变为对人才挖掘、培训等具有专业性质研究的工作部门。
    二、现代企业管理中有关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  对激励机制的研究在学术界有很多理论和方法,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虽然按照侧重及与行为关系的不同,可将这些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和综合型等不同类型。其中最著名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德弗人本主义需要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或称为成就动机理论,另外,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影响也很大。此外,其他众多激励理论,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激励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等。
    总的来看,诸多激励理论基本都是在需要理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需要是激励的基础,没有需要也就无所谓激励。传统的激励机制,经过长期发展虽有一些演化进步,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基本沿两条主线展开的:一条主线是以收入增长为动力,即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把激励的落脚点体现在收入增加上,这种方式多用于企业。在许多跨国公司或国内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都将收入增长预期作为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当然,收入增长激励机制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100年前的股票制度,30年前的股票期权制度,以及现在的工资制度、年薪制度和年金制度等等。还有,日本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表面上是一种福利待遇,但前提是要为企业服务到一定的年限。也是另外一种激励机制的表现形式。另一条主线是以职务升迁和社会地位提高为动力的方式,这种激励机制的历史更悠久,如政府组织中的职务激励制度历史上就一直存在。
    三、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借助上述激励理论的分析,当前企业瞄准满足员工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来展开。
  1.建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業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将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要获得满足,从而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企业满足了员工的各种需求的时候,如工作环境、薪酬、尊重等,员工的工作效率、创作力将会极大地提升,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建立、维护和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促进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的沟通,协调员工内部的关系。同时,要营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决策环境,重视吸收员工的智慧,使员工通过自身能力的展示参与企业决策,能够充分感受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受到企业对于自身能力的尊重和自身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譬如,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青年工人联谊聚会等方式。而把“追求卓越”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要求员工,使他们能够找到工作缺陷和差距,从而形成不断追求卓越的良好环境。企业文化是软性的要求,必须设定最高标准,目的是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卓越,使工作中涌现更多能力优秀的员工。
    2.建立“体现贡献、评优表彰”的绩效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其中绩效考核是核心,它是奖惩、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决策的依据。譬如,可以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具体负责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的组织、统计、分析、应用、归档等工作;还要充分用好评优表彰制度。评选表彰要细分层次,从员工能力结构的角度来设计具体表彰项目。评选表彰制度要回归能力本位,牢牢坚持能者居之这一唯一评判标准。不能使表彰流于形式、可有可无,这样其激励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同时,要建立适度的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的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危机意识,不断完善能力结构,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淘汰。因此,在制度运行中必须要强调适度原则:一是考核标准不能定得太高,以员工经过努力均能达到为准;二是不能强制规定淘汰比例,全部达标就不用淘汰;三是淘汰方式尽量不用辞退,而以调岗、降级、降薪等为主。
    3.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培训制度  企业人才的开发、发展和完善,根本途径在于企业教育培训。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之后,员工更愿意选择参加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企业也需要大量能力结构更加完善、知识和视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优秀员工。因此,要把加强对员工的学习培训作为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一是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岗位需求、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也要充分尊重员工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员工根据自身发展意愿确定培训内容。二是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要防止把培训作为福利和待遇的倾向,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4.建立“发挥潜能、共同发展”的职业规划制度  其实,目前我们很多企业不太注重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沟通。很多员工在一个岗位甚至多个岗位工作、培训后,会发现其性格、能力甚至人际关系的优劣,如果此时企业能够通过专业的规划师对其未来工作生涯进行专业的引导,相信一定能更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表面看起来,是多余的人力成本投入,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回报的一项投资。在日本,就有很多人在一个企业服务长达30年的案例,而在我们目前企业中,跳槽现象屡屡出现,除了薪酬原因外,不能给员工未来的蓝图规划,不能让他们看到未来,也是留不住员工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企业如果能通过员工培训、工作丰富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促进员工知识、技巧和其他方面素质提高等激励机制的充分运用,就能使其劳动能力得到增强和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率,达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其安装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将简单分析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措施;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岩土勘察是勘探工程的主要内容,为了保证其勘察的质量,就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找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勘探工程;岩土勘察;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岩土的勘察工程中,如何强化勘察的措施,如何提高勘察的质量,是勘察队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文主要就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一、岩土工程勘
摘要:针对目前windows server 2003Web服务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阐述了如何通过IIS 服务器组件的安全管理来提高IIS 的安全机制,建立一个高安全性的Web 服务器。    关键字:WEB 服务器 IIS安全配置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IIS即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互联网信息服务,通过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
摘要: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分别从电压、电极结构、液膜厚度、稀释倍数这四个影响因素对垃圾渗滤液降解效果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3根电极条件下,70v左右的电压,液膜厚度为14.032mm时氨氮、COD降解效果较好,取液膜厚度为14.032mm时,生化性BOD5/COD比值达到>0.5,稀释10倍数时处理达到预定效果,相对较理想的处理时间为30~45分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文结合了自身工作经验,并对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伴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已成为主题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就越
摘要:安全问题是现代人关注的第一个关键点。在建筑安全问题上,大部分人会考虑最多的是抗震,防火问题,在这里主要说说关于避难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安全 避难 超高层  中图分类号:P4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避难层(间)是指在超高层建筑中发生火灾时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用的楼层。如果仅占用楼层的一部分或一个面积较大的房间,则被称为避难间。对于高层公共建筑来说,人员众多,紧急疏散是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地下金属矿无间柱连续采矿法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地下金属矿无间柱连续采矿法研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地下;采矿;工业;技术;条件;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X7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ay attention to u
摘要:笔者从全球办公自动化趋势着眼,分析我国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性,阐述政府部门应用OA系统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作了详尽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应用效能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企业公司、校园、政府部门、军事指挥等机构的办公自动化进程产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其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越发广泛。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倡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建设园林势在必行。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便创造更加多样及生态的园林形式。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新材料 新方法 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